“疫”路同行,劳动有我
——商丘市第五中学疫情期间居家劳动教育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上教学变得漫长而又无奈。面对学习方式和交流空间的变化,商丘市第五中学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居家抗“疫”,线上学习、线下劳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封控压力,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热情,提升动手能力。
一、同心抗疫,共克时坚
为提升中学生劳动素养,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学生居家不外出,同心抗疫情,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及家长及时召开劳动主题班会。班主任们通过与家长积极沟通,要求家长结合家庭实际和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在线上学习之余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或动手制作缓解疫情带来的紧张气氛,释放居家隔离和线上教学带来的心理压力,潜移默化地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二、厨艺比拼,稳重有变
疫情封控期间,会做饭已经成为了“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此项基本技能,我校劳技课教师王雪敏通过钉钉直播教孩子们如何择菜,如何清洗,如何切菜,如何搭配等。从刀工到火候,从炒菜到装盘,从理论到实践,孩子们在王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动作娴熟,有条不紊,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不断的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此次厨艺比拼,孩子们将视觉、触觉、味觉和创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培养了自己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
本次线上授课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星期,居家隔离在享受更多与亲人相聚时光的同时,也让大家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紧张。同学们在老师及父母的指导下烹制出一道道美食,不仅培养了独立生活的技能,还感受到了平日长辈做饭的辛苦与不易,更化解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焦虑,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三、“银”为有你,三生有“杏”
“金黄杏叶醉初冬,叶醉初冬映赤红。”诗人笔下的银杏,每一片叶上都染着浪漫的颜色,绘着浪漫的寓意,讲着浪漫的故事。在这个美丽的秋季,因为疫情我们的城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但我们追求美好的愿景一直没有停下。封控期间,劳技课王雪敏老师通过录制小视频的形式教给学生利用捡拾到的银杏树叶创作设计精美的图案。同学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利用树叶剪贴,怎样利用树叶拼凑,还学会了如何利用树叶整合。此项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灵感,制作出了一幅幅惊艳的作品,不仅让学生放松了经常盯着手机上网课的视觉压力,还增强了其动手创造能力,更是感触到了秋冬过后一定是春夏,疫情终将过去,美好总会来临。
四、巧手生花,创意无限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校班主任和劳技课教师各尽所能,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带领着同学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驰骋、飞翔,为了既学到知识,又锻炼能力,还能关注到心理健康。老师们在课余通过手工制作,带领孩子们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创造着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有的孩子把一张张纸经过折、翻、剪,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千纸鹤;有的孩子把一片片树叶经过剪、拼、粘,得到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有的孩子通过在手工制作中再添加一些绘画,更是锻炼了制作与装饰的能力。简单的几个动作、几张废纸、几片落叶,就能得到漂亮的蝴蝶、美丽的花朵,既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审美力和创作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做到了玩与学相结合,同学们非常喜欢。
商丘市第五中学立足做教育的先行者,改革的探索者,理论的实践者。在疫情期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劳动课程的输入和产出,通过激发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唤醒学生的劳动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同时,通过劳动课程丰富同学们的居家生活,引导大家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砥砺前行,足不出户为防疫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