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的是:钱是没有属性的。所以无论什么来源的收入或者什么造成的损失,都应一视同仁。
今天要讲的是——购买商品的决策依据应该是:实际效用和所要付出的成本。而不是原价等无关参考值。
场景一
你看上一个名牌包包,无论款式、大小、颜色,都是你最喜欢的。当你走进品牌店后,发现同时有3个包包在打折,原价分别为:3000元,4000元和6000元,现在一律2000元。而你看中的包包是原价4000元的那个。这时,你会不会有点犹豫去购买那个原价6000元的包包?
是我可能一跺脚,把两个都买了,毕竟原来4000元只能买一个,现在是买两个,是买一送一的节奏啊。
但理性来说,购买决策先看实际效用:如果6000元的包包在款式或者大小上,并不符合购买者对它的需求,而4000元的包包能够满足,那就应该购买4000元的包包。
满足效用后,再看2000元的价格,就是所要付出的成本,是否是心里价位,是的话再行购买。
在购买决策中,商品的原价属于无关参考价,不该作为购买的参考依据。
场景二
A:假设你现在在飞机上,有一种安眠药可以保证你睡足5个小时,售价300元/片。而你知道在上海,这种安眠药500元/片。你乐意购买吗?
B:假设你现在在飞机上,有一种安眠药可以保证你睡足5个小时,售价250元/片。而你知道在上海,这种安眠药5元/片。这时,你会购买吗?
想想就知道A场景会更愿意购买。但仔细看看,明明B场景的价格比A更便宜啊。
造成这样的原因,就在于参考了上海的价格,可是现在又不在上海,也没可能5元买到这种药,所以上海的价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一个无关参考值。
我们需要考虑的还是,其本身的实际效用(睡眠5小时)和所需要付出的成本(300元/片或250元/片)之间是否匹配。
场景三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小A考虑去家乐福买一床冬被。进店后,看中300元的一条被子,店员说昨天刚结束促销,那时才200元。小B也去家乐福买一床冬被,进店后,看中300元的被子,店员说已经1个月没搞活动了。这两种情况下,谁的购买意愿更大?
肯定就是小B。但分析一下,其实小A应该买这床被子,而小B可以再等等。因为小A的那条被子刚促销完,下次促销可能是2个月后,最冷的天可能都过了。而小B的那条被子已经1个月没搞活动了,稍微等一等,可能就能等到促销。(当然这是上帝视角。这个场景就是提供另一个思路。)
但套用今天的主旨,昨天的促销价就是一种无关的参考值。该不该买,应该看这床被子的实际效用对购买者来说是否值300元。
场景四
A:某天,你要买个闹钟,跑到一家店去瞧,100元/个。此时,有个人走进来,告诉你骑车10分钟的地方,一模一样的闹钟,只要60元。你会骑车去买吗?
B:某天,你要买块名表,跑到一家店去瞧,6000元/块。此时,有个人走进来,告诉你骑车10分钟的地方,一模一样的名表,只要5950元。你会扭头骑车去买吗?
很明显,A去买的可能性更大。但实际B的优惠力度更大啊,四不四。
怎么回事?因为我们下意识,会将40元和100元相除,算出优惠40%。而50元和6000元相除,感觉折扣很小,所以我们更有可能为40块去骑上10分钟。
但此时,100元或者6000元,还是那个无关的参考值,所以连带这个%也完全没有意义。
我们应该考量的还是:实际效用和成本。这次考量的是40元或者50元的收益是否值得去骑车10分钟,如果你40元都骑车去了,那50元更应该去。
这个例子放在最后,是因为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即在小钱上斤斤计较,在大钱上却大大方方。我们更有可能在买衣服时为100块讨价还价,而不会在买房时争取便宜个1万2万。
总结
在做购买决策时:考虑其实际效用和需付出的成本。摈弃掉那些无关的参考价(比如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