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是一个GTD爱好者,很注重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长期坚持下来,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身边的小伙伴纷纷效仿我的做法,给自己定计划、早起……一个月下来,我的朋友圈已经遍地都是他们“成功”的信息。可却发现内容好像都是“哎,计划又没有完成,不过整个过程还是很开心的,第一次尝试,没事,不都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吗?”。我也陷入了思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结果不重要吗?
去年,我正在实行我的“三天读一本书”的行动,也坚持了两个多月。当坚持了三个月之后,我再次提笔起来写作,却发现,坚持三个月的阅读计划,好像对写作的水平没有太大的提高。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一度的把“几天读多少本书,一年读多少本书”作为目标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这种目标的设立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回顾了之前阅读的书籍,发现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小说故事,其质量也不是很高。是的,别人读一本世界名著和你读一本睡前读物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或许你真的很努力很努力的坚持了,但是到头来,你就会明白,真正衡量你的标准,还是输出。
我忘了是谁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不能总是谈成长,要学会输出。很多人就是用“学习”“成长”“精进”来逃避自己无力输出的本质。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什么事情都喜欢去尝试一下,对一切充满好奇,把自己的生活排的很充实,一天过下来你可能真的挺快乐的。但是一天下来,你可以问一问自己:学了这么多,你又应用了多少呢?
现在人都讲究一个输入→理解→输出的过程。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非常努力了,也还是没有成效?其实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个输入理解输出的过程,其实他们只做了第一步而已。吸收了新的知识,没有好好消化,之后再也没有去想过,也没有应用在生活中。这样,你是永远也达不成目标的。
持续写作下去,我发现输出其实也就是“掏空”身体的过程。当你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太多储存的知识的时候,你就没有东西可以输出了。为了保持输出的稳定性,就要保证输入不被中断。长期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循环。
在当今这个社会想让别人了解自己,靠嘴去说显然行不通,你并不能把自己三言两语说清楚,别人也没有那个时间去听你历数家珍。所以首先要拿出自己的“产品”,不管这个“产品”是什么,它都是你的代表,是你行走世界的根本。
真正竞争的时候,必然是“who can who up ”,这个时候不管你怎么哭诉自己多么努力的学习,多么努力的成长,恐怕都不及拿出自己“产品”更有说服力。
我们经常说:“结果不重要,享受过程就好”。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忍,没有人会去关注你到底有多么努力的学习,在别人眼里,他们只知道你的结果,过程留给自己就好。
所以,别谈成长了,输出才是最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