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毛姆在《刀锋》中,用拉里的崇高行径表示,在追求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必须要放弃物质的享受,只求精神上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一种无我的境界。这跟中国的道家思想有点相似,道家也讲求“无我”。昔庄周梦蝶,不知是蝴蝶梦变成庄周,还是庄周梦见蝴蝶,物我不分,物与我皆相忘。但是,道家的无欲无求,超脱世俗,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体现。与之不同的是,毛姆写的拉里,并无避世的成分在里面,而是人物在突然顿悟之后,所想要过的生活,一种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在人物看来,非舍弃物欲不可。看拉里在最后,散尽家财,只留前往美国的行李和路费。走向一种为了探索精神的自由而不在乎物质的路途,只为最终完成自我的完善。
毛姆自己对与拉里的行径也表示大惊,问出了我们普通人都会回答的问题,那你吃喝要怎么解决。拉里说沿途进工厂打打工,在看完书籍之后,当做是放空自己思想的一种缓解方式。这对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根本是无法理解的。金钱虽不是万能的,没了金钱确是万万不能的。金钱能给我们的不止是生活的安逸,还有在生活中可以选择的自由以及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在某种时候,钱还是节省时间的工具;有了钱,便有了外在的自由。但是,我们的精神呢?过度在乎金钱,常常会忽视精神的修养,沉迷于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在路途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后来我们竟然不知道获取那么多金钱是为了干什么,只是惯性地去索取更多,填补内心惶惶不安的情绪。
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过度追求物质便会陷入无限的空虚,妄图以外在的事物来满足内心的匮乏。但是,一味强调精神的解脱真的是一种良药吗?没有了物质的支撑,人的精神又怎会活动?像圣贤先人那样,为求道不顾一切。就我来说,我热爱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不论是精神的愉悦还是事物的使用带来的快乐。逛商场试穿合适漂亮的衣服与看一本能使自己舒适,有感悟的书一样有快活的体验,这些体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