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作品,请勿转载,文责自负。
文|马春霞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天空中有一层薄薄的清云,如烟似雾,迷蒙在月光下。吃过晚饭,灯黑着,我独自一人坐在飘窗的位置,思绪也跟着黯然神伤起来。真是印证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霞!你回来没?”老父亲嘴里含着快掉的假牙,在视频那边问我。
“就三天假,我们女子还得补课,打一来回,时间太赶了。”我压制着我满眼的泪水,不想正视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
“那你多会回来呀!”父亲可能太想念我了,想让我回来。
“我国庆节就回来了!再有半个月就国庆节”我解释说。
“娃娃们各有各的“日月”了,你老让娃娃们回来回来!”我清晰的听见母亲数落着父亲,父亲像个犯错的孩子,赶忙说:“你们忙,我和你妈好着呢?家里什么也有了,你姐姐家给的些月饼,够吃!”
“爸爸!我来电话了,一会给你回!”我匆匆忙忙的挂断了电话,而并不是我真得来电话,我的眼泪就像决堤的海水,一下子奔腾出来,不想让父母亲担心我怎么了,我的声音变的沙哑,喉咙里不知道堵了什么,哽咽的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是啊!我知道父母亲有多么的想念我,我也是多么的想念他们,要不是因为有自己的小家,多么想回去看看。
多么想回去看看,多么想像小时候那样吃着母亲自制的土月饼,啃一颗雪花梨,和哥哥姐姐们再比一比谁的红枣更甜……
我出生在八零后时期,那时候物资比较匮乏,家家户户日子过得比较窘迫,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顿猪肉之类的。快到中秋节,母亲就把早早攒下的花生、芝麻,和半袋子白糖都拿出来,半夜起来开始做月饼。花生、芝麻是去年攒下的,白糖白天要是拿出来,怕是被我们几个嘴馋的小孩子吃完,所以每到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总是晚上等我们睡着后,偷偷行动。睡梦里,总是听见母亲在锅里叮叮当当炒东西,弥漫在空中的香味,即使我们睡眼朦胧,也会馋得问母亲:“妈!你这大半夜炒什么?这么香!”
妈妈做月饼呀!你们赶紧睡,睡醒了就做好了!妈妈说。
哦!我回应了声母亲的话,不知不觉就又睡着了,仿佛那是个梦。
第二天早上,我睡眼惺忪的醒来,炕拦边上的瓷碗里果真放几个香喷喷的月饼,我以为在做梦,特意又揉揉眼睛,确定不是梦,我赶紧兴奋地摇醒还在睡觉的哥哥姐姐。
“有月饼吃喽,有月饼吃喽!姐姐,哥哥快起床,妈做的月饼!”
我们几小孩子手都没洗,牙也没刷,在被窝里,抓起碗里的月饼,你一个我一个吃了个精光,最后我把掉下的渣渣都给舔了个精光。母亲看着我们这群饿娃娃,真是又开心又伤感,嘴里不停的说:“还有了!看把娃娃们“稀罕”的。”
唉!时间过得好快了呀,过去的再也回不去了。一眨眼的工夫,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面对着老公从单位拿回来包装精美的月饼,我却难以下咽,或许现在的味道再也吃不出儿时的香甜了吧!也或许儿时的记忆让我难以忘怀。独坐在楼房里的飘窗位置,望着窗外被薄云弥漫的月亮,我在想:是不是城里的月亮也有几分忧愁,故乡的月亮会更明亮呢?
值此佳节之际,我希望能回家看看的,多回家看看,毕竟有父母健在的地方才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值此佳节之际,我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