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写自己的昵称——“树深时见鹿”,出自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实话说,在李白浩如烟海的著作当中,这一首并不出名。大家所熟知的,可能更多是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亦或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类名句中的名句。可今天,“树深时见鹿”竟却如此眼熟?只因它经常被改为“林深时见鹿”,后接不知道是谁编的“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读罢,一股矫情的味道扑面而来。
如何评价?我只想说,一些当代人,已经失去了赏析诗词、把玩文字的能力。可怕的是,他们竟然恬不知耻地开始篡改诗人笔下清新自然的诗句,甚至还让这句话“火”在网络上。
不谈“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这两句,仔细想想就知道根本搭不上边、完全不合逻辑。就单看第一句“林深时见鹿”好了,改得好不好?不好。有些人会反驳:林深见鹿明明更通顺,甚至后面与今日的“海蓝见鲸”更配,更显宏大。用“树”呢?树怎么会“深”?而且也不通顺,诸如此类……
可理解这一句,一定要回归李太白的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诗人想去寻访一位道士,因此穿梭在林间小路之中,偶尔听见隐隐犬吠、潺潺流水,桃花在枝头挂着露珠,开得浓艳。然后诗人写“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一定要明确,诗人此时正在穿行于林间,他无法看到“林”一般的广阔,却有感于身边景色的变换——树林越来越深,偶尔见到几头麋鹿。此时诗人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在描述自己的这趟旅程,诗人自己只能看到一棵又一棵树,听不到山寺的钟声,依稀可见的野竹以及忽然见到一道飞流直下的瀑布。这样描写,清新自然,毫不做作,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突出了诗人动态的行动以及鹿的灵性。反观“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呢?“林”的确宏大,却无灵性,这就好像李白带着你去走进那个林中世界,带你领略寻访途中的景色,而今天这位作者好像把一张“林中鹿图”摆在你眼前,却缺少动感。
很遗憾,从“树”到“林”,体现的是当代人对文字的感知力逐渐下降。有时想要动小聪明学习古人,却往往东施效颦,使文艺成为附庸风雅。无论是接的“梦醒时见你”,还是什么“铁马、冰河都是你”这类不堪入目的篡改,都是“假文艺”式的真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