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和闲云
这是一个焦虑常态化的时代,我们所应该想的不是怎么样消除焦虑,也不是去学会与焦虑共生,更不是简单粗暴的忽略焦虑,而是应该去想如何让焦虑转化,转化为能让自己活得通透、纯粹及洒脱的基础,这无疑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一定会怎么样,不久以前,我总觉得,可以简单的以舍得二字来定义,最近才忽然发现,舍得似乎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舍与得之后的不懈坚持。而关于舍与得的过程,成年人最应该学会的是不以对错论事情,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选择了一条路,就暂且放下那些舍弃的、会面临风险的、极具挑战的、亦或是不确定的,然后投入身心的去尝试、去实现。
2021 年对于我来说是极具变化及挑战的一年,似乎每一个月甚至每一个星期都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有些挑战甚至关联着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简单的感受就是,似乎一直在不停的做着选择,而基于环境的变化,又得不断的对所做出的选择进行重新调整。坦白说,我是从来不畏惧这样的挑战的,甚至有时还会有一些习惯和享受这样的过程,因为在我的潜意识当中,第一,我简单的认为,思维存在及肉体存在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重点在于,两个个体各自的舒适区及挑战区,我们是如何关注及选择的;第二,只有煎熬的环境才能触发自身真正犀利的思考,大多数时候,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感受如是、思考如是,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活在自己所认为的世界中的,而只有在经历切身的煎熬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的触及自己、环境及世界,才能深刻的反思,从思维及空间或大环境的维度意识到自己在经历什么,然后让自己活得不那么局限。
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坚信,生活的意义在于"能够尽快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可现在却觉得,这样的想法似乎是有一些局限了,因为渐渐的,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往往最难的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想活成什么样子,就如同刚刚所说的一样,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而这所谓的环境却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也在变,从这个维度看,"能够尽快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这句话似乎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命题,而其意义似乎就只是能够作为我们不断奋斗、或是在倒下时有勇气重新爬起的简单鼓舞,而且,坦白的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这句话的确也真实的给了自己很多的力量和勇气。
关于过去,我曾经听到过一些想法,"只有不如意的人才会缅怀及感叹过去",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总会不免产生很多思考,我们真的不应该关注过去吗?过去的历经真的就是没有意义的吗?如果有,那么它们的意义又能是什么呢?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变化太快了,快的让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思考太多,似乎我们只有关注当下及未来才能紧跟这所谓时代的变化,时代赋予我们的似乎是一个"有限时间与无限挑战及风险"之间的博弈命题,所以我渐渐觉得,有时候这并不是过去有无意义的问题,到似乎是一个基于时间成本考虑而做出的选择,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选择的基础上,使得"回首过去"变成了一件不合理的事,然而其到底合不合理,也只能是各有见解了,毕竟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群体思维(Group Think)及集体主义文化(Collectivistic Cutures)。关于这个命题,在当前时代的大环境下,我们没法论断群体思维及个体思维孰好孰不好。我一向简单的认为,人是群体性的物种,脱离了群体,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或存在将会失去意义,我们只是岁月长河中很渺小的一个存在,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如圣人一般,超脱世俗、潜心修行然后终究涅槃,这并不是基于功利的角度而论述的,也许仅仅只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愿意触及或深思而已。事实上,关于如何权衡自身与群体之间关系的疑问,一直困扰着我,我简单的认为,脱离群体及随大流似乎是从来都没法一蹴而就或单纯的能够做出抉择的,它们看起来并不是两条清晰且分明的路。对于部分人来说,跟随潮流是为了迎合或是为了生存,因为他们认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及行为方式是对的,这样的思维逻辑看似简单粗暴,但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其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可能性的确总是较低的。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跟随潮流则是为了超越或是为了铺垫,先融入群体并保持自己的思考,然后等待机会去走自己认为正确且值得坚持的路,而不会过多考虑潮流关于对与错的评判,毕竟打破游戏规则的前提是得先融入游戏、熟悉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所以关于群体思维及个体思维,不脱离潮流是必须的,但融入不代表要"同",而保持个体独立也是必须的,但这也不代表是"独",当然我也并不十分确定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但至少此刻我就是如此认为。
关于未来,就如开篇所说,我是迷茫及焦虑的,我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成为什么样子,甚至有时候不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至现在,我一如既往的坚信,不断尝试及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也不要停止的想法总是没错的,选择了做一个热衷尝试及突破的人,那么不断奔跑就是宿命,这并没有什么好感叹和犹豫的。
——未完待续——
2021 年 11 月 27 日
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