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一个婚宴,有个朋友带了女儿来的,这个女孩儿我以前见过几面,一晃几年,长高不少,大概是上六年级,正是女孩儿美好的时节。但我发现女孩儿的背老弯着,没精神的样子,后她站起来几次,同席的其他人也发现了女孩儿的这个问题,就向我朋友指出,孩子有点驼背,让她平时及时纠正孩子的姿态。
我也忙应和,向朋友建议让孩子学点舞蹈知识。朋友说,孩子小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后来孩子不喜欢就放弃了,再说现在学校功课紧也没时间学舞蹈。
不禁想起我的少女时代。那是一段压抑忧郁和黑色的岁月,每天埋头写作业做试卷,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时尚,也许是知道的,只是不敢去想。曾经有个初夏,几个小女生约好明天穿裙子,第二天都穿裙子来了,还没美上半天,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了。那时不敢美也不让人美。
就这样日复一日趴在桌上写呀写,背就没挺直过,加上青春期来到,身体在发育变化,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变化,走路就是含着胸弯着背那种,父母和老师也不管你身姿挺不挺拔的,也许他们本来就不懂美。
后来,机缘巧合,我选修了艺术体操课程,前后学了两年。上课时,老师每教一个动作,就让我们跟着做,然后定格,分别纠正不正确不到位的动作,纠正后让我们面对教室一面大玻璃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动作,体会是否纠正后的动作更有美感。
我是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老师对我最常说的话是“抬头挺胸收腹”,还总是来纠正我的动作,批评得多了,内心还生出许多愤愤和不平,觉得自己明明是按照要求做的,老师偏说不到位,是不是老师对我有成见。随着持续地学习和积累,慢慢有了感觉,体会到了老师所谓的动作不到位的含义,特别是自己的体型在不知不觉中挺拔了。每次跟着音乐完成各个动作,沉浸其中,我提高了对音乐的感悟,喜欢上了音乐,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今天,我已人到中年,,依然保持适中的体重和较好的体型,经常会得到周围人士的称羡。每天晚上我仍会抽时间弯腰压腿,做一点基本动作,还时时能想起二十多年前老师教授的动作要领。
环顾四周,发现身姿颓废,弯腰驼背的女生还蛮多的(男生也不少),坐着还好,一站起来,顿时风姿全失,大霎风景。内心里很替她们惋惜,如果在她们成长时期,特别是少女时期,能接受一些形体方面的训练,一定能很好改善体形。
记得有次在网上看到清代后宫佳丽的照片,不仅面容苍白了无生色,而且站姿佝偻,毫无生动可爱美丽之态,引得众网民观众一片吐槽。想想封建社会,所谓的大家闺秀,没有体育活动,没有形体美学训练,那时只有艺人练习音乐,进行舞台动作身段的训练,而往往这些训练为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所不耻,整个社会都看不起这些,大家闺秀更不能染指,在这种社会价值观引导下,造成后宫佳丽发育不良之病态也就不足怪了。
再看西方社会,因为较早开始崇尚自由民主平等,推崇体育运动,女生们大部分面色红润,身材矫健,生机勃勃,自信满满。
所谓气质好,仔细推敲,说的就是人的整体形象,而身姿挺拔起到决定作用。
女孩儿在成长过程中学点舞蹈,能纠正或塑造一个良好的形体,提高音乐的领悟,增加美的体验,等她成大后,她风姿挺拔,自信满满,她有资格有能力尽情地去拥抱青春,投入那绚烂而丰富的生活,去享受、舒展和绽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