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陪着六岁的女儿写作业,妈妈在一旁不停的催促“快点写!”女孩对妈妈的话置若罔闻,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一会要玩玩具。简单的几道题一个小时还没写完,陪孩子写作业的亲妈分分钟变成了后妈,对孩子不停的责怪“快点写,就这点作业写这么久,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妈妈已经火冒三丈,进入吼叫—崩溃—内疚的死循环。孩子耷拉着脑袋可怜兮兮,有时甚至哭哭啼啼的依然慢慢吞吞的。
老公回家晚了,打开家门就迎来老婆劈头盖脸的责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去哪里鬼混了?”老公一声不吭的朝沙发上一躺,板着一张包公脸。老婆一看一张臭脸火气更大了,开始喋喋不休的抱怨,一场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公婆辛苦了一上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叫儿子一家来聚餐,儿子儿媳吃着饭菜,却挑剔着这个菜没味,那个菜有点咸,总之没有一个合口味的。公婆脸上一脸黑线,有些挂不住了,饭桌上的气氛尴尬到了冰点。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餐变得鸦雀无声。
上面的几个场景你是否见过一二,偶尔听身边的朋友抱怨孩子不好教育,老公不好搞定,公婆不好相处。我只想问一句“你会好好说话吗?”
我理解的好好说话就是有限的沟通。你能否先换位思考一下呢?
当你责怪孩子慢时候,是不是想让她快一些呢?但是你知道她听到的是什么吗,你总是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孩子往往偏偏就要这样那样,你责怪孩子不听你的话。其实你知道吗?你怒火冲天的说了一通话,孩子一句我没听进去,她只是觉得妈妈好恐怖啊,妈妈不爱我了,我再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妈妈了。她已经被你的神态吓坏了,根本不知道你说了些什么。
当你责怪老公回来晚了,是不是因为你担心他呢?但是你为什么总是口是心非用抱怨的语气跟他沟通。你知道吗?当他因为应酬不得不晚回时,他本来已经很疲惫了,只希望回到家安安静静休息一会儿,而你偏偏要逼着他和你说话,他能不烦吗?
当你嫌弃公婆做的饭菜不和口时,你可知道他们为了这顿午餐,早上五点多就早起赶往菜场,只为买到最新鲜的食材;他们顾不得吃早饭就把烫煲上,只为能够炖出更浓郁的汤汁;他们提前几个小时就原料准备好,只为你们一来就能吃上饭菜。
下次再跟他们说话时候能否先换位思考。跟孩子说你要的,而不是不要的,比如:孩子妈妈看到你这样写作业,我有些着急,我相信你能做的更快!跟老公说你的感受,而不是情绪。比如:老公,我看到你这么晚回来,我很担心,你下次如果再回来晚能否提前跟我说一声,这样我就不会担心了。跟公婆说你的需求,而不是抱怨,比如:爸妈,你们做饭辛苦了,你们做的饭菜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可能我们平时在外面吃饭口味会有些不一样,如果下次你们还做这个菜如果能清淡一些我就更喜欢吃了。试着用正面的语言一致性沟通,只说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感受,结果可能真的不一样哦。
--来自粉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