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會問"為什麼",我們想知道這件事兒的"緣故",回答為什麼,就是要找到一個因果關係:A 導致 B,就是 A -> B。找到因果關係,才算理解這個事兒是怎麼回事兒,才知道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改變這個事兒。
- 簡單世界裡通常一個緣故導致一個結果。
- 但是在複雜世界裡你常常很難判斷一件事發生的緣故,可能這件事無緣無故就發生了,可能是幾件事情共同導致它發生,可能你覺得最有可能的那個緣故,恰恰跟它沒關係。
- 不是"相關就夠了",我們要建立因果模型。比如,你是因為理解了汽油和開車之間的因果關係,你不需要開到沒有油的經驗,你的大數據分析根本就看不出來汽車濡油走不了 - 因果關係是比大數據基本的東西。"數據是極度愚蠢的" (Data are profoundly dumb.)
- 因果思維分成三級,第一級因果思維叫"觀察",是通過數據分析做出預測。觀察是尋找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觀察就是累積經驗。現在所有實用AI技術都是基於這個第一級思維。
- 第二級思維叫"干預",是預判一個行動的結果。 如果我現在把牙膏的價格給提高一倍,對牙線的銷量會有什麼影響? 想知道結果,最好的辦法是做實驗,如A/B測試,我們要研究的是 P(牙線 | do(牙膏) ),其中do 是一個數學算符,它的意思就是做一個干預動作。其實生活中,我們一直都在做干預動作。
- 第三級思維叫"想像",是對以前發生的事兒的反思,如果我當是那麼做的話,現在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你問的是一個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情,這叫反事實(counterfactual)分析,你累積的大數據用不上。
- 想像是智人的超能力。大約在七萬年前,智人發生了一起"認知革命",智人開始想像一些不存在的東西,如獅子人 (The Lion Man)。
- 能想像沒有發生的事,說明你能對以前做的事做出反思,你就可以想辦法改進。是因為我們會反事實的想像,我們才會為自已的行為負責。
- 這三級思維,代表三個問題。1. 這件事兒發生了,那件事兒是否也跟著會發生? 2. 我采取這個行動,會有什麼後果?, 3. 如果當初我沒有這麼做,現在會是怎麼樣的?
- 回答第二、第三個問題,你需要因果模型,你需要知道什麼導致什麼。
- 我們觀察世界從來都不是就事論事、光看事實。我們一上來就是因果思維,人們 看到的是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
- 因果,就是其中一副有色眼鏡。
精英日課 s2 The Book of Why: 01 洞見因果的三種思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這一切就是這麼發生的:維克多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或者是倒過來說也行,看你的問是誰。 儘管時間早就已經到...
- 提問的智慧 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 Copyright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