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可以暂时改善糟糕的心情,但是短暂放纵后随之而来的愧疚却更为严重。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你暂时赶走挥霍的欲望。
冲动购物带来乐趣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相比。
《心理学与市场营销》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购物的的确确可以改善糟糕的心情,同时给予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快乐的体验堪比瘾君子飄飄欲仙时的体验。事实上,根据2016 ebates.com网站对1000余名美国成人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中96%的人购物是为了让心情变好。
然而这种零售疗法带来的感官快乐常常是短暂的,而且具有长期的副作用,给精神面貌也会带来损害。
消极情形和不快乐感会导致自我价值的降低,而这也会驱使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以购物的方式寻求快乐。然而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如果购物的支出超过我们的理性支出或是计划支出,那么这些负面情绪还会来复仇,而且会伴随悔恨与愧疚之感。
然而通过一些方法既可以体验冲动购物的快感,而且不同掏出信用卡付费,也不会影响你的心情。
“我们之所以采用零售疗法,是因为我们想急切地调整情绪”,心理学家乔纳森康里根谈到。乔纳森康里根是悉尼一家诊所的心理学家,专注于怜悯疗法——一种旨在帮助有遗憾和自责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我们不喜欢焦急或者难受的情绪,所以会及时行乐让我们在那一刻感觉好一点”。
当我们感觉心情不好或者焦虑时,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减弱,这使得我们更加倾向于做出糟糕的决定。伤心似乎会导致产生更加不耐烦的想法,以及通过眼前短暂的奖励但未来却要付出更大代价弥补的欲望。这个现象有一个术语——“无远见的痛苦”。这个术语来源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珍妮弗乐勒及其同事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叶和艾克韦伯,他们在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论文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如果我们明白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购物,以及为什么购物会使我们心情变好,那么我们能否欺骗一下我们的大脑激发积极的感觉但又不必花钱呢?
康里根说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激活我们的“具有同情心的大脑”——能够让我们焦虑的心情平复的那部分大脑,则我们不必立即寻求短暂的快乐。
焦虑和执着的那部分大脑会用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多巴胺等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冲刷我们的大脑,但是通过激活能够产生内啡肽和后叶催产素的舒缓和附属部分的大脑,则会让你对世界产生不同的反应。
本文编译自BBC网站文章How to Fake a Shopping Buzz withoutSpending Any Money
原文链接:http://www.bbc.com/capital/story/20170702-how-to-fake-a-shopping-buzz-without-spending-any-money?ocid=global_capital_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