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效率」我们通常都会联想到「笔记」,近年兴起的「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软件在如何高效做笔记上可谓做足了文章。这本书书名上颇有新意,「记笔记」谁人不会,只不过记得好与不好罢了,可见这里的「会」指的是精通擅长之意。
| 概述
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一套做笔记的体系,提出「金三角笔记法」、「航母笔记本」、「A书评」等富有新意的概念,虽然方法因人而异,但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改进做笔记方法的启发。
![框架结构](http://api.drp.io/files/542886002bae3.jpg)
| 要点
- 把笔记本分为以下三种:
① 记事笔记本
② 航母笔记本
③ 日程笔记本
![【三个笔记本的使用方法】](http://api.drp.io/files/5427f072819ba.png)
- 日程笔记本:以月为单位,把握工作的整体状况。书写内容做到“3W”。
①When(时间)
②What(事件)
③Where(地点〉
一个活动记下3W后,转到航母笔记本丰富它,例如添加链接地址、人物信息、 节点时间、提醒等。
3W会议记录法:
①何时(when)
②谁(who)
③做什么(what)会议开始后,立刻画好座位图。然后就可以一边听某人发言,一边作会议记录了。
![【按座位图记录发言内容】](http://api.drp.io/files/5427f0a54de43.png)
- 用科内尔笔记法作会议记录
①会议记录
②疑问事项、关键詞、点子
③会议要点
![【用科内尔笔记法作会议记录】](http://api.drp.io/files/5427f0d134502.png)
事先准备好待办事项标签,确定时间后贴在日程表里。
方便日后査找所需的特定记录,可以把便利贴当做检索标签使用。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日期便利贴
②书签便利贴
③检索便利贴
![【便利贴的三个粘贴方向】](http://api.drp.io/files/5427f01a853ad.png)
「A书评」读书笔记法
在书读完以后,马上从书本内容中筛选出「要做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读书笔记等同于「行动计划」。自我投资时,最重要的是明确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是为了取得什么成果。要做到这一点,不妨在笔记本上把目的和成果写下来。一年左右的短期投资最为合适。
适用于获取资格证书的笔记法
①思考为了什么而考资格证书(目的明确化)
②想象考取之后的自我价值提升(资格证书的运用)
③设定考取资格证书的时间并制订计划(设定期限和制订计划)确保学习时间的方法
首先在航母笔记本上选一个页面,写上名称“某某资格证书考取计划书”>然后在下面清楚地写出三个项目的内容:最后为达到目的而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若3个月后参加考试,就事先分割出预计所需的学习时间,平均分配到3个月中去。
在日程笔记本上,和前面说的设定缓冲时间一样,事先把学习时间用荧光笔在日历上圈出来,或者制作可撕式贴纸,确保学习时间充裕。
然后,把取得资格证书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清单的形式列在记事笔记本上。
如此一来,日程笔记本上的学习时间,与记事笔记本上的任务清单,就可以互相配合发挥作用。
![【确保学习时间的方法】](http://api.drp.io/files/5427f1287f2b0.png)
| 想法
关于「手机输入记录速度远不如笔记本快」
80后、90后应该不这么认为。智能机配合效率应用软件,在随时随地记录方面感觉要比纸质笔记本方便,免去寻找纸笔的过程,当然,随身携带笔记本本来就是一种负担,而随身带手机,那是必要。关于「航母笔记本」
想不出来这个笔记本的用途和「航母」有什么关联,我认为「加工笔记本」更形象。就是把记事笔记本和日程笔记本的条目单独生成一条笔记,然后加工丰富笔记的过程,关于「金三角笔记本」
三个笔记本动态关联的方法很值得借鉴。比如在印象笔记中,有类似「记事笔记本」的 Inbox 笔记本(如默认和一些导入),在直接移到事先设置好的笔记本之前,加入一个类似「航母笔记本」的「加工站」,可以在归档前记录动态时间、完成进度、与这条笔记相关的内部链接等信息。另外,在标题前加上# ! @ $
之类的符号加以区分,在有空的时候直接搜索下这些字符,就直观地知道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