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到一篇哲学家周国平和佛教济群法师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的一段采访对话,颇有感触。
在我年少时,曾有人就提出问题——科技发展带给人类是利多还是弊多?当时的我,毫无疑问肯定是利多啦!
可这些年随着全球科技的高度发展,层出不穷的企业和工厂诞生,似乎给世界增加了无限的新动力,但另一方面全球环境因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而变得每况愈下;病毒可以人为制造;黑客可以入侵网络,窃取重要信息……很多问题都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而让事物往好的地方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规章制度,更需要人性道德的回归。
人工智能虽然现在无法与人类相比拟,但在很多应用领域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人力,是我们当今社会不可获缺的工具。它会不会祸害人类,这取决于制造它的人,使用它的人,而非人工智能本身。所以如何认识自己,任何开发人独具的证悟觉性,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才是世界美好发展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在西方哲学中,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教育人不要骄傲,不要狂妄。同时每个人又是独一无二的,且生命只有一次,要重视自己,珍惜生命,尽可能的挖掘自己,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佛法认为世界本无我,所有的“我”都是假象。只有小我和大我的融合,与宇宙相通,才能跳出凡夫的局限。改变认识,勤修戒定慧,多发慈悲心,实现圆满。
若每个人都在积极地探索自己的本性,不被物欲左右心智,心灵健康了,那人工智能又何所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