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读余秋雨先生的书,读过几本之后发现我对中华文化特别感兴趣,而且兴趣越来越浓厚。
我前几天读完了他的《慢读秋雨—找到生活的慢》,今天补完了读书笔记,并且写了读后感。我的读书笔记有一部分是“妙语摘录”,就是将自己喜欢的原著里的句子摘录到笔记本上。
这本书有好几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我做摘录花的时间是可能是至今为止最长的一次了,今天小半天都在抄书。我一般都是手写,所以比较费时,不过抄书的过程心里特别宁静,倒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这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包括“慢走华夏”“慢观世界”“慢享至美”和“慢品浮生”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关于中国、世界文明,第三部分收录的文章写的是书法、昆曲和普洱茶,最后一部分涵盖内容比较丰富,有《君子之道》《江南小镇》《故乡》《岁月之味》等文章。
想和大家几段我很喜欢的原文以及我的一些随想!
《江南小镇》写的是江苏周庄,里面描写江南小镇景象的句子我超喜欢,我觉得这应该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江南水乡了。
一条晶亮的河道穿镇而过,几座灰白色的石桥弓着背脊,黑瓦的民居挤在河边,民居的楼板地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一级级伸向水面,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生起一缕缕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上有一排又低又宽的石栏,几位老人正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江南,江南水乡的温婉静谧吸引着无数游人。那一个个江南梦由描绘江南水乡的一首首古诗一篇篇文章编织而成,从汉乐府的《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到徐志摩的《雨巷》,江南的柔美景象跃然纸上。
小时候还没有学地理,对于中国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当老师讲到那些文章时,就在心里幻想鱼米水乡的富饶和美丽,想象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该是什么样的景象。
去年国庆去到了江浙一带,在一个江南小镇感受到了那种宁静悠然和古朴自然,很是喜欢,也算是圆了江南梦。不过,还有很多江南小镇值得去感受,对江南的喜爱是一直持续的,这里的“江南”不仅是地域上的江南水乡,更是心里那个美好的江南梦。
《白发苏州》中作者描写苏州的句子也不错,特别是看似贬实则褒的写法很有意思,写苏州遭受的冷眼表达对苏州的喜爱。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为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智烦乱,而苏州的古迹会让你定一定情怀。
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
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是个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这种一个个排比句排列在一起,读起来就很酷。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有江苏,看完之后觉得江苏可以满足我们所有对于江南水乡的幻想和憧憬。遇见江苏,就像是偶遇温婉似水的江南女子,在湿润的石板路上与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相视一笑,那景象真是令人迷醉。
还想分享一段《岁月之味》里的句子,这是作者引用的罗素的话。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江河如大海,大海接纳了江河,又结束了江河。
很形象的比喻,还蕴含着一定哲理。
读书的时候内心很安静,静静地与作者对话,也是在对话自己,而且往往是越读书越发现还有许许多多精彩的事物等我们去探索,还有很多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只要在读书时候有这样的感觉,我就觉得获益匪浅了。能够挤出一些时间去读书感觉真的好棒,沉浸于阅读就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