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浸润在日常生活里,日积月累的浸润影响着娃的处事方式,思维习惯。
前几天带娃去打预防针,哭了。
小的时候打预防针从来没有哭过,每次都是疑惑又认真的看着打针的阿姨取药开药配药,有条不紊的给娃注射。还没等娃反应过来疼,我们已经离开座位来到了外间观察室,这里有或多或少的小朋友在静待观察,娃也就转移了方向,没有人想哭的感觉。
或许小时候的痛感没有这么明显,大了懂了什么是怕,感受到什么是疼
娃哭了,妈妈及时安慰:“打针是有一点点疼呢,但是很快就不疼了,宝宝你觉得呢?”可是旁边的那个带孙子打针的奶奶也在哄娃不哭,一直说不疼不疼,我们不哭的。
打针还真是有点疼,每个人对疼痛的深度感觉不一样,外在表现出来也不一样,疼的轻点小哭一下,疼的厉害大哭一阵。但是大人非得说他不疼这就违背了事实,给孩子造成了假象,我有一种疼的感觉,你怎么说不疼呢?
所以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一件小事,让孩子养成正确辨别事情真相的能力,这才是关键的,至于哭多久,哭的声音多大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让孩子知道痛是可以哭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