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章谈到了科技像生物一样,任何生物都有它的基因,那么科技这个生物的基因是什么呢?是数据。数据是科技这个生物的基因,科技失去了数据,就像生物没有了自己的基因一样,一切都会崩溃,别说进化了,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没有办法保证。
有人可能会很奇怪,数据为什么对科技如此重要呢?
这个问题就像是问基因为什么对生物重要一样。基因是什么?是生物的基本因子,生物长什么样子、怎么狩猎、怎么繁衍等等这一切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让生物进化、基因让生物生存、基因让物种延续。
同样的道理,数据也是让科技得以进化、生存和延续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数据是如此的重要,那关于数据,凯文凯利在这一章中又谈到了些什么呢?谈到了这几个方面:1.数据从哪里来?2.数据有什么样的作用?3.大量的数据会引发什么样的变化?
1.数据从哪里来?
数据源自于我们。这并不是指我们经过苦思冥想得出的那些公式、定律等等,那些数据往往只占极小一部分,大部分的数据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比如温度计、心率检测仪、运动追踪器等等仪器所产生的数据。
书中有一个词专门形容这种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控的行为,叫做“量化自我”。有一些技术爱好者非常痴迷于量化自我,他们采集了各种与自己相关的数据,比如饮食、体质、睡眠模式、心情、血液因子、基因、地理位置等等,这些数据都收集齐的话,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极其巨大的数据量。
这些行为在目前来看成本非常高,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意识地用各种仪器来收集自身的数据,这样的话很累也很难坚持,所以这部分人目前还只是少数,产生的数据也不多。可是随着技术的提升,以后肯定会出现越来越轻便、越来越便捷的传感器来收集我们的数据。在不经意间,我们的数据就被采集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量化自我的机会。
除了量化自我以外,还有一种产生数据的方式便是我们自己主动分享。
这种方式在现在就已经很流行了,我们在朋友圈里晒美食、晒旅游、晒书架,在直播间里直播吃饭 、直播唱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分享,这些分享满足了我们的虚荣也产生了庞大的数据。
可是分享的这些东西有很多都涉及到自己或他人的隐私,有些人就很反感,也很疑惑,难道隐私不重要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晒隐私呢?
对于这个疑问,从我们的科技发展历程中可以找到答案。性行为应该算是最高等级的隐私了吧,可是最近都有人在直播间里直播自己的性行为(前段时间很火的直播造娃娃),这要放在十年前,可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情况,但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只能得出一个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虚荣比隐私更重要,分享这种行为是不可阻挡的。
量化自我和主动分享这两种方式创造了极其巨大的数据量,我们现在每秒产生的数据需要6000平方米的信息储存材料才能全部储存,用形象化的描述方式就是核爆炸,因为6000平方米/每秒的速度相当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速度,而且这种数据信息的爆炸还不像核弹一样只会持续几秒钟,我们的信息爆炸会整整持续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永远不会停歇。
这一切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
2.数据有什么样的作用?
有了数据,那能用它做什么事呢?凯文凯利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一个便是合成感觉。
合成感觉是对我们自身感觉的拓展。书中谈到一个例子,有个人把他的皮带加工了一下,可以根据电子罗盘产生的数据产生振动,比如电子罗盘感应到北方以后,产生出的数据让皮带对应北方的部位发生振动。系上皮带以后便能通过振动感应到北的方位,不到一周时间,这个人对北方的感觉便准确无误了,即使不系皮带也依然能辨认出北方。过了几个星期,他的方向感明显增强,好像他自己就是一份活地图。
这是合成感觉的一种,这种方式还可以拓展到很多方面,比如说通过腰部的振动、臀部的挤压来感觉到自身血糖、血脂的水平。我们可以人为制造出更多的感觉器官来感受数据的变化。
除了合成感觉外,还有一种数据的应用方式是生活流。
生活流简单来说就是强大的记忆力,只不过这种记忆不是放在我们的脑中而是存放在数据里。举个例子,我们有谁能记住在一个月前吃的午饭是什么呢?估计没几个人能记住吧,但是这些都存放在数据中,我们可以随时调用出来,找到一个月前的数据看一看,就能知道吃的到底是牛排还是面包。
这种生活流要是实现的话,那会改变现在的很多状况,比如说死记硬背的考试不再有意义,因为谁都能通过调用数据来获取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人们会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缺点,因为缺点不会被遗忘,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偷看过女生洗澡,那这件事会被数据记录一辈子,每个人在数据面前都会被暴露出不完美的那一面,人们不得不对他人的缺点更加宽容。
数据有很多作用,有意料之中的,也有意料之外的。
3.大量的数据会引发什么变化?
大量的数据会变成大数据。这不是玩文字游戏,而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量的数据聚合在一起之后会由量变转化成质变,变成一个现在很火的名词——大数据。
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是大量数据的集合,而是它能根据数据中的规律推算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像诸葛亮一样,掐指一算就能预测未来,而且准确率还很高。
比如说根据一个人的基因、健康程度、日常行为等数据来推断一个人在未来的一年中会生几次病,分别是什么病。
根据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兴趣喜好和性格特征数据来预测这个人现在不喜欢但将来会喜欢的东西。
大数据代表着未来。
最后:
数据是科技的基因,基因是有本能的,基因会在本能的驱使下复制、传播和聚合。数据也是一样的,也会不断地复制、不断地传播、不断地和其他数据聚合,这是数据的本能与天性,如果我们能把握住这种本能,那我们便站在了时代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