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我们牵手走过大半旅程。我这几天一直想提笔写日记,因为到了30周这个节点,我们不知不觉共同度过了七个多月的时光。到了孕晚期,我的睡眠成为一个大问题。我每晚大概会起夜2-3次,多的时候会起4次,没有孕妇枕很难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不过有也无法一觉睡到大天亮了。开学季很忙很辛苦,我越来越难以下蹲,走路也越来越慢,稍微快一点就会喘得不行。这几个月以来,我开始习惯喝鲜牛奶,也开始吃猪肝和海参,尝试接受了很多以前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一切都为了宝宝能够吸收足够的营养。每天吃完晚饭婆婆都会陪我在小区里散步,排解我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也保证我有足够的锻炼。我今天一边写日记,一边翻看日记本,过往的照片和文字显得尤为珍贵,很庆幸我都记录了下来。
2018年9月17日,亲历先兆早产。9月13日下午4点,我忙完手头的工作准备去厕所突然发现了褐色分泌物。我当时并没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觉,只是内心很疑虑便赶去了医院。我挂完急诊,大夫给我做了尿常规、B超、胎心监护等一系列检查。后来因为胎心监护异常,我被留院观察了。当我一听见胎心过快,我浑身都出汗了。由于是临时入院,没有床位,所以我睡在了过道上。那一晚护士说我发烧了,我都没有任何感觉。整晚我都在测体温、做监护、吸氧、量血压、吃药、抽血、留尿、测羊水中度过。我第一次对产科有了一种不一样的认识,有孕妇生产的嚎叫声、有婴儿无休止的啼哭声、还有孕妇待产的呻吟声,月嫂和陪护的家人来往穿梭,即使到了深夜,产科也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过道的床很硬,有很多蚊子发出嗡嗡的响声,吸氧的管子从病房里接到我的床边,很长的一条管子静静地躺在地板上,显得特别碍事儿。就这样,我独自一人度过了在产科病房的第一个夜晚。我还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看见了老公的身影,他难道也出现在我的梦里了?我有点恍惚,保安的一声:“看护时间只有一小时啊,大家抓紧时间。”原来,已经到了第二天早上了。老公发着烧,看得出来很累,但他还赶来医院呆一小时。今天有宝妈出院,所以我能够搬进病房里了,全裸、备皮、排恶露、插尿管、看伤口、洗伤口、按肚子,医生一气呵成完成了所有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只听见产妇的哀嚎声让你一阵阵冒冷汗。我安慰自己全当是近距离观摩的机会,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即使看了N个顺产日记,但是这一切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没忍住瑟瑟发抖。住院的这几天,让我对生孩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产妇、医护人员、月嫂都非常辛苦,为了一个个小生命,所有的人都很努力。产科的妈妈们都走得很慢,每一步都需要很长时间,手捧着肚子,拖鞋拖在地板上发出的又长又沉重的摩擦声,听着就觉得很痛。
2018年9月21日,我第二次入院。那一天我正好在沙发上半躺着给宝宝缝娃娃,第一个娃娃刚开始缝,突然下面有一阵暖流,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分泌物,我不放心还是赶紧去厕所看了看,结果裤子上一大滩血,而且血还在不停地往外流。我叫上公公婆婆,赶紧冲向医院。有了第一次的住院经历,这一次我在流程上熟悉了很多。因为出血多,大夫不让我自己移动,公公给我推了个床,我躺了上去。产科,我又来了!我又紧张又担心,浑身僵硬,心跳过快,而且还不停地流汗,胎心监护自然是过不了了,大夫在旁边记录了两三个小时,一直不满意地摇头,说:“你着什么急?你都在医院了,你的心跳能不能别跳那么快。”我倒是想控制住自己过快的心跳,谁也没有大出血的经历,是个人都会担心宝宝有危险吧。我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抽血、验尿、验羊水、做B超,当然还有内检!我第一次进产房了,在还没有到生的时候我就提前进产房了,这让我惊讶又惊喜!因为我可以提前看看产房的样子,真的是再普通不过了,绿色的产床和刺眼的探照灯。大夫一边问疼不疼一边找出血点,很快她拿出了一大坨被血染红的纱布,说目前还有一点点出血,但是状况还好,应该是胎儿压迫到宫颈的伤口导致的出血,她用镊子夹着那一坨红红的纱布说:“如果接下来还出像这块纱布上这么多的血都是正常的,不用担心。”我用力地点点头,终于踏实了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对医生的依赖和信任是那么的强烈。一直以来顺利的孕期被这两次间隔不远的住院给打破了,老公再也不准我再继续上班,生怕我有危险。我也同意就此请假在家,安心待产,起码等到孩子足月再出生,这样孩子也可以多吸收一些营养。住院修养的期间,我目睹了一个二胎妈妈从发动到出生的全过程。她刚进病房医生就说开两指了,可以进产房了,她老公一直处于发蒙的状态,甚至问我什么是备皮刀,而备皮刀明明就在他的手上。可见,爸爸们有多惊慌。
十月怀胎说来漫长,但一转眼就过去了。回想我整个孕期,有一些遗憾:
孕中期没有出去旅行,很羡慕怀着孕能出去看风景的妈妈们; 没能拍孕妇照,我只有自己对着镜子拍下过几张大肚子的照片;没有多吃一点好吃的东西,由于糖耐量异常,所以我一直很控制饮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宝的营养; 爸爸没有见过我怀孕的样子,但是好在妈妈看见了; 老公没有做胎教,孕期很少跟孩子互动。
希望接下来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