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2019兴成长计划 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养提升班学习,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 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第一节课是王子老师的《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应用》。微信小程序与教育融合,与学科融合。小技术大应用,小窗口大世界,小平台大舞台:免费的,公益的平台。小直播大素养:直播学习,提升素养。
第二课时唐晓勇校长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转变理念很重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改变自己,与世界同步,要敢于挑战自我,挑战世界,让我们的孩子与世界同步!重新思考审视教育!转变理念很重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改变自己,与世界同步,要敢于挑战自我,挑战世界,让我们的孩子与世界同步!重新思考审视教育!!我们学校也重视信息化教学,但技术支持不够!
第三讲是梁勇校长的《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这课节老师上得很精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体现诗意。老师能结合实际操作系统让学员学习更明白。不同方案比较,感受不同效果。记住了要利用触发器。讲解清楚,讲的真好,与日常教学完美结合。这个很好,受益匪浅。设置多个动画,便把幻灯片制作成点读机的效果,技术思维。PPT在教学中的实用性是非常的强的,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也试着修改了我以前的ppt,还在这次打卡作业中,获得了优秀!
第四讲师王思思老师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思思老师不一样的美术课,跨学科整合,让知识不单一,为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课堂学习氛围高涨,吸引学生兴趣。值得我学习。我试着做了几张英语学科的思维导图!
第五讲是《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这是南方科技大学朱思思老师的课。听完这节课,我真是受益匪浅。从学习中我了解到开展跨学科课程就是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跨学科合作,知识共构。它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核心”概念,持续关注与普适认同的价值,可与其他学科和主题以大概念进行链接,能有效地连接学科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概念,知道教学设计是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要解构、综合后再理解。
第六讲是陈晓粧老师的《学习类APP的教学应用》。关于学习软件,我运用过一起作业,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我认为用软件学习只是辅助,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跟着老师走,学习中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科情况、薄弱科目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查缺补漏、复习提升,是一种辅助方式。面对各种学习软件,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所以要养成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会发展是迅速的,学习类app在教学中也能起重大作用,要合理利用!
第七讲是钟文妙老师的《项目式学习PBL设计》。听钟老师一堂课,收获满满。现在的我们不只是一位教育者,更应该是学习者。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把最好的教给孩子们。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照亮更多的孩子。同时也希望国家对基础教育重视起来,让农村孩子享受同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