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的够呛,累的够呛,也焦虑的够呛。我一直在思考我付出如此之多心血、精力、金钱、时间的八斗才,它该怎么发展,会长成什么样子,甚至是还能活多久。
大概是一年半之前,有一阵子,我觉得自己扛不过去了。甚至把“BOSS直聘”中的角色从“老板”改成了“牛人”,做好了一切从零的准备。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坚持了下来。今天,我很庆幸当初的坚定,倒不是说如今挣钱了或者怎么怎么样了,其实并没有挣钱,“八斗才”也还处于风雨飘摇中。而是最近感觉自己成熟了好多,无论是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眼界,心胸都较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家距郑州市区,也不过一桥之隔。按理儿是该去郑州工作的,因为我特别羡慕那些微信公众号、知乎、还有电视剧里反应的职场生活。西装革履的出入于豪华的写字楼,星巴克里用过早餐,高大上的办公室里做方案,然后到高尔夫球场去见客户。抱着这样的幻想,毕业后就到郑州找工作,可是,种种原因,我还是离开了这个我最熟悉的大城市。不过,对于出入豪华写字楼的理想至今仍未破灭,终有一天,我会把“八斗才”搬到CBD去!
可是眼前,我要想的是怎么能活下去。我接触的幼儿园最多,跟投资人还有园长们聊的也很多。他们也难,可是他们再难,幼儿园对于他们的客户来说,那是刚需啊!而我们却不是。他们难的是抢份额,而我却要自己造市场。
不过,刚需自有刚需好,非刚需也不一定一无是处。那天看李嘉诚先生的一段采访,有人问李嘉诚先生:“真佩服您,可以把涉及到这么多领域的公司做的这么好,您对投资有什么看法”。李老回答:“无论投资什么行业,要记住,一定要有一个就是天塌下来你也挣钱的 生意”。李老说的就是“刚需”的生意。就像对门邻居一个亲戚,开的那家加油站一样,这就是天塌下来他也挣钱的生意。
可是,现在天塌下来他挣钱,不一定20年后,30年后,50年后天塌下来他还挣钱。人的需求是会变的。50年前幼儿园就不是刚需,那时候可能最需要的就是一把杂粮面。任何产品和行业都会有一个周期,慢慢它会衰退。而非刚需产品有可能也会变成刚需。如果赌对了,让你引领风骚了,那就飞黄腾达。但若赌错了那就一败涂地。就好比《卖拐》中赵本山就抓错了,他赌的是拐杖,结果人家需要的是轮椅。
开会的时候,我一直讲,要找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可是究竟什么才会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想来想去就只有一个结果——人。我们公司的所有人,都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产品再好,会有人抄袭。项目再好,会有体量大的公司把你吃掉。而只有人,才是公司成长的关键。我们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领导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但是,你怕你的员工是抱着想做老板的心态来工作的么,你怕他另起炉灶么?我不怕。我宁愿他抱着老板的心态来做半年,也不愿他浑浑噩噩的干3年。听话的员工并不是好员工,那只是一枚棋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思想,真真切切的给老板分忧,为公司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跟我的合作伙伴,以及准客户说两句。“各位老板,我不是非要挣您的钱,我只是在拿您的钱,来办您的事儿。当然,我也会得到一些报酬,一来,我需要养家糊口,八斗才的所有人都要养家糊口。另外更多的一部分,要作为公司的运营费用。我们需要培养人才,需要进行各种改良,以便更好地为你们服务。如果您觉得我不行,我可以理解。就好比您把奥拓换成了奥迪,我奥拓心里也不会难过。如果您觉得不需要,我也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部车子。但既然您没退货,就得给这小奥拓保养、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