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P129-130
I自我解读原文内容:
Why: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早期记忆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对发生的事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你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以你小时候做出的决定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小小时候的记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What:
作者提到了通过觉察的方法来找到小时候的记忆,以及小时候如何做出解读形成信念并作出决定,这个觉察的方法可以通过找到我们小时候看待事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从而找出早期形成的信念和价值系统。
How:
怎样通过觉察内在的方式来运作呢?作者提出5个步骤。
第1步找到问题点,找到一个经常困扰自己的问题,并回想当时的情形。
第2步确定分类,分析这个问题发生的类型是工作、生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还是自我内在限制。
第3步,回忆细节,结合这种关系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经历,去想小时候具体的发生的事件。
第4步形象化,把记忆事件具体写下来,包含所处的年龄、感受以及当时做的决定。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审视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当时的年龄段。
第5步提炼,把这个记忆的事件里边最生动的部分划出来,然后从这个最生动的部分开始,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然后写上自己当时内在孩童的决定。
通过以上这5个步骤,可以回忆早期具体发生的事情觉察内在发生的故事,从而看到关于困扰问题自己的内在信念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然后继而去推敲哪一步可以替换为合理的。
Where:
这个觉察活动可以用在多个领域,比如工作中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中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甚至婆媳关系,朋友关系,最重要的还有自我成长,例如自己不自觉地产生负面情绪,抑郁或者自责内疚等。
A1便签--激活经验,面向过去
故事
9年前,我和我老公刚结婚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困扰我的问题,每当他在别人在场时,提到我哪个事情做的不够完美,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的负面情绪就会不自觉出来,有时失落有时就差点崩溃。这个情绪问题在其他的关系里没有遇到,但在我的亲密关系里比较严重。有两年我一直认为是我老公太挑剔,看不到我的功劳和优势,也不给我留面子,当时比较难受,亲密关系也很受影响……(反思,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通过觉察的方式看到回忆里自己产生负面情绪是因为对亲近的人批评有不合理的解读)
后来,在一次心理学的工作坊里,老师引导我去看到,当我做的事情被老公提出建议,尤其是当着别人面我就陷入负面情绪时,我想到了小时候的什么故事?由这个场景,我想到小时候我的妈妈对我要求很高,而且爱拿我跟人比较,大概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妈当着邻居的面,夸奖说我一个姐姐勤快,懂事,当我妈这样说的时候,我认为我妈觉得我做事做的不够好,做事不够好也就是说我这个人不好,我这个人不够好就不值得获得更美好的生活。通过这个记忆过程的觉察,我找到了自己当时的信念。(反思,工作坊老师现场让我回忆的过程就是用了以上五个步骤的第一二三步)
A2便签--规划应用,指向未来
计划:在接下来的两个周内,用这个觉察找到回忆的方法,找出另自己焦虑的问题里自己的核心信念。这个问题时我内心不允许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优秀,当孩子表现稍微不尽如人意,我作为家长就有些焦虑。
具体做法:我会在21天训练营结束后,找出两个下午完整的三个小时来做这个觉察,具体的步骤如下:
1)围绕这个困扰自己的问题,回想当女儿做的不尽如人意时一我的情绪和感受。
2)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个亲子关系,当我焦虑时会反过来严格要求女儿给女儿施加过多压力、另一个是自我内在限制,这影响我内在的平静。
3)根据这个问题回忆关于这的最早经历,去想小时候我在学校里表现不尽如人意或者在妈妈面前表现不满意的时候。
4)找出完整的3小时,把所能想到的这些事件具体写下来,包含我的年龄、感受以及当时做的决定。
5)提炼,把这个记忆的事件里边最记忆深刻的部分划出来,然后从这个最生动的部分开始,直到写出自己当时如何解读这个事件。
通过这个过程,找到让自己焦虑的卡点,然后再结合替换不合理信念的方法,让自己不再因为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影响情绪,也不再因此去把压力转嫁到女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