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老师曾跟我们说过,哲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最高智慧,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去认识你自己。而交流,是我认为与沉思并列的,最好的学习哲学的方式。可惜的是,现代的人们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化却反而越来越割裂,不愿交流,所以,当有身边的人想要与我讨论一些关于本质、关于生命的命题,我总是非常珍惜。故记录以下对话内容:
-冒昧,实在是因为你是我身边最有哲思的人了,关于理解与情感的关系,我是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来向你求教了。我就不见外的直接说了,你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搭理。理解便没有情感,应该何以自处?我认为,如果对事物理解了,便不会有喜怒哀乐,因为理固宜然,只是规律而已。如此便没有了情感的感知,我们作为人类又该如何在世上自处呢?
-了解到理固宜然,已然是一件难事,这涉及你的形而上根基,以及认识论持方。既然你认为”对事物理解了“,说明你是强可知论的立场,那不可避免的,你倾向于物理主义者,这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价值虚无主义;但同时,你又认为,”没了情感感知“,又会让你陷入”无法自处“的困境,足可见你对”情感“的重视。所以我认为,你这种矛盾、无所适从的感觉,根本上来自于你底层世界观的不一致。我认为需要你多”向内求索“,我会推荐中国哲学的书籍。另一处问题在于,你的前一个断言和后一个断言,并没有,或者说只有很弱的逻辑联系,导致成为一个滑坡论证。比如说庄子,那么无欲无求、淡泊的人生态度,难道他是没有感知能力的吗?当然不是!毫无感知能力的话是无法写出那么动人的文字的。而你所谓的“失去情绪“,实际上是达到一种至上的平静自处的境界,不再为外物所动,但说实在的,真正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实在屈指可数,所以我会认为,我等凡人怕是担心不到这里哈哈哈哈!但是跳出书本在现实生活中来看呢,我其实特别能感同身受这个困惑。关于人应该如何自处,我也有过煎熬,现在让我说的话,我会说向死而生,这就是我的自处方式。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进一步思考的话,推荐你了解一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或者尼采的强意志学说,就算不是如释重负也一定会找到某些出口!
-你看这么说对不对,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理解,情感,态度。
理解可以理解到一个很深的角度,深入的理解可以减少很多因为不理解而生发的清绪;
情感则是源于人类的生理机能,都是会有,只是会因为个人理解与态度的不同而程度不同;
-exactly!
-冒昧问一句,要想有这态度,是不是见天都要提醒自己死这个字
-我所谓向死而生,不是要天天提醒自己死亡的概念,而是因为我觉得人生唯一的确定性就是最终的死亡这件事(which has been talked in my 《唯一确凿的消亡》)所以我的生就必然是一种向死的生,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我接受和内化了人本身的有限性,是一种“消极的进取”(借用柏林的negative liberty 的概念)所以我会希望自己的思想在有限的时空里尽可能的活泼和生动。
-哲学太有意思了!不和你吹,我觉得我是哲学的俗家弟子。能问问你打算怎么活泼和生动吗?
-确实很有意思,但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意思。而且,一般都是入门的时候很有意思,如果继续去研究前人的哲学思想就会发现我们真是难以企及,尤其是那些“画得了大圆”的哲学家们,我们甚至无法重构那些论证,他们思想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这时候趣味性就会急剧减少,惰性就崭露无遗了,真正的哲学所要求的那种彻底性非常难。
思想要活泼和生动,自然少不了动脑子!但这也不简单,被城市“驯化”的我们早早就失去了(一定程度上)好奇和探索的能力,我们也已经不在一个极度重视精神的世界里,所以想要让思想变得活泼,非常需要一个“思想的大呕吐”,抛掉偏见,重新认识世界,多看书,了解经典、了解真正的“大家”,路漫漫,主动求索总会有收获。
-明白,一开始学习哲学,用哲学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不能说无往不利吧,至少是初显峥嵘,要往下了继续学,那就要好好“较劲较劲”了
佩服,哲学家在思想上画圆,怎么着也比得上人家在南海边画圆了,老人家在南海画圆我没赶上,你这里我极其期待赶上一回!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