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写书评之前一直在纠结到底要取个什么名字才能表达的读后感,想来想去还是想用这三个最简单的字来表达,一是映照这本书的核心,一是这我自己。
正文: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书是两年前,陪丸子(高中到现在的死党,最好最好的朋友之一)私奔到她梦想已久的地方都—厦门,回来后,她作为“报答”送给我的书,记得当时我还给她打电话开玩笑说:干嘛!又要我陪你去西藏啊?曾记得有人说过,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不会太珍惜。这是人的本性。so,本人当时只是把这本精装的书拆开看了一下,然后随意的扔在了角落里,不再理会。这一扔就是两年,如今才拿出来翻开看(这段绝对不能让丸子看到,否则她肯定会立马打电话过来把我臭骂一顿。)
之前看到作者是陈坤,当时第一反应是:又是一部明星的作秀品(类似自传,纪录什么的)吧。什么1➕n的行走,自己走还不够,还需要粉丝来助阵吗?呵呵!于是很随意的翻看了几页,谁知道开头就被他的臭脾气震到了,不过是几个学生在疲惫的一天徒步即将结束的时候说了几句玩笑而已,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吗?真是够了!可继续往后看发现原来是我错怪他了,和那十个大学生一样错怪他了,不是因为他在作秀,也不是因为他是明星在耍大牌,他是真的很严肃对待这件事,禁语就是禁语,规则就是规则,行走对他来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坤哥不允许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有一丝亵渎它的行为,你必须用非常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它。
看到第二章时,突然变成了写他的几部作品和他演艺生涯中那些重要的人,第一反应觉得是不是跑题了?不是要写怎么走到西藏的吗?怎么突然就写这些无关的东西呢?可是看着看着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次像书名那样简单的徒步行走,而是他人生的行走纪录,他的作品、他的朋友:赵薇,周迅,徐克………、他的儿子、他的成名、他单亲的家庭背景、他这一步一步走过来所收获的一切等等很多很多生命中难忘的记忆,就如同行走的足迹,印在他的心中。他只不过是借着行走西藏的一次经历作为引子,中间穿插所有他从无名到现在有名的心理,生活等等一些的变化过程。
大强和小梅是两个嘴笨但却单纯,真诚的男孩儿,他们为了梦想,为了加入“行走的力量”这个团队,不仅不远万里一路靠搭车从海南来到西藏,而且坚持日日夜夜守在旅馆门口,时刻跟在1➕n团队后边,只愿可以加入这个团队。书中坤哥说得最多的词便是纯粹,真诚,单纯,“笨”,具有这样的人对于他来说反而很有魅力,是他喜欢的人。
或许就像大强和小梅说的:搭车的过程,能很简单地感受到人性的闪光面。感觉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很单纯地交流,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想得太多了,利益冲突,各种计较。真希望能简单地活着。这也是我喜欢“在路上”的原因。 或许,这也是大部分愿意冒险,一路靠搭车去远方的原因吧。真羡慕而又佩服他们可以说走就走,此刻不得不承认自己大部分是思想上的巨人(此处只为衬托后半句,勿扇脸),行动上的矮子。
从今以后,希望自己可以慢慢改变这个坏习惯,争取做一个行动和思想兼巨人的人。做个行动派,不再是嘴上说说而已。
写在结尾的题外话: 读这本书,自始至终内心都很平静,无论之前在干什么,只要一拿起这本书,再浮躁的心都变得异常平静,觉得好神奇!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这样的感觉,或许我和这本书有缘,也或许它引起了我的共鸣。但不管怎样,如果不久的将来,我去西藏,就一定要去羊湖,体验它的纯粹,自由,原始以及神秘。要去爬色拉乌孜山,体验高原反应,体验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By 马里小奥
Time 27/06/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