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夏,我校接二连三发生极端事件。每每发生此类极端事件,分管校领导就会问我:该生入学心理筛查是否有问题?此前是否去心理中心做过咨询?结果异常一致:无!
我不由思考,一个人一旦想走极端总是那么毅然决然,连给我们专业工作者干预的机会都没有。我感到一丝悲哀!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源自其特定的成长环境,大学里发生的一些事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此时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隔靴搔痒。知已病不如治未病!与其静等来访者求助,为何不将工作前置,去做家庭教育呢?于是从2008年开始,我开启了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那时候,我到处打听哪里有机会做家庭教育讲座。初心就是不管是否有课酬只要有机会讲就行,目的就是唤醒大众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十三年,可预见的是还会更久,直到我干不动为止。
2008年巧的是青岛市妇联举办了“迎奥运百场公益讲座进社区”的家庭教育推广活动。我承担了近十场讲座,足迹遍及青岛各区市。自此,我便踏上了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的征程。
青岛市妇联搭建了教庭教育的立体平台,进社区进学校,电台有“父母学堂”,网络有青岛新闻网“父母学堂”,我每年都承担各个平台的工作任务,年平均讲座30次左右。
讲座有它的局限性,每次家长都听得热血沸腾,可是热度一过,又偃旗息鼓。就像那秋风,一阵风来,落叶漫天飞舞,风一停,又回到原来的样子。注意到单场讲座有它的局限性之后,我在考虑是否可以举办家长沙龙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巩固家庭教育成效。这一想法和红黄蓝幼儿园一拍即合,于是在2011-2013年我和红黄蓝幼儿园合作尝试家庭教育长程课程,追踪指导一些家庭的亲子教育。确实和当初的设想一样,长程课程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都过去好多年了,不少家长还和我有联系,而且不断跟我反馈干预效果非常好!
2013年,在给红黄蓝的家长讲课时我带病讲课,把自己的咽喉伤了,得了声带结节。大夫建议我一年内别讲课,可我的心一旦启航,却很难收帆。无法讲课怎么办?我着急啊!几年的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让我看到了家长的渴盼和需求。怎么才能弥补这个遗憾?于是,我就想如果不能讲,那就写书吧!或许可以通过书籍将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出去。于是我沉下心来,将过去这些年的讲座做了整理,出版了《其实你不懂孩子》一书。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书籍大受市场欢迎,目前重复印刷了8次。写这篇文章时我查了查,位居当当网分类排行榜第38名!几万册的销量,那就意味着影响了几万人!这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传统的讲座,一场讲座下来,无非几十上百人,书籍的传播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弥补了我长病不能讲课的遗憾。
再往后,我校工会妇委会委托我成立青岛理工大学家庭教育促进会,旨在面向教职员工传播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欣然应允,目前会员342人,除了日常在群里分享家庭教育理论和心得外,每年家促会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请专家、校内外的优秀父母、作家等分享家庭教育理论和经验。我也经常接受同事的咨询,指导他们改善亲子关系,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2019年8月,在多年学习心理辅导的基础上,我出版了《学习好其实并不难》一书,不少读者说,它其实就是一本家庭教育书。确实,成绩只不过是家庭教育结出的果实。光想学习成绩好,却不知道如何给到它适宜的养分、水分、阳光、空气,结果肯定不理想。反之,顺着人性,给予它最适合生长的环境,静等花开,家庭教育的果实必定光彩夺目。
进入融媒体时代,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辐射范围更广了、受益者更多了!
2021年春天,疫情后的开年第一讲。疫情缓解后,这是第一次线下讲座。我应青岛教育局家庭教育处做了题为《优秀父母的五项修炼》的讲座,现场在青岛六十七中,同时青岛电视台蓝睛APP直播。受益于家庭教育处超强的组织能力,电视台融媒体技术的加持,讲座收视率近百万。回想当年去社区做讲座,一场讲座也就百十号人,谁能想到融媒体时代一场讲座竟然能影响百万家庭,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针。2021年下半年,应《教育大家谈》的邀请录制了两期节目,两期节目收视率一百多万人次。回望初心,内心还是非常满足的!就像那沙滩上的少年,原本以为能捡一个海星,就算一个,哪能想到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尤其是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我们看到了自上而下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国之大幸!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有了家的和,才有国的顺。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