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不起眼,用起来大惊讶”,是亲身接触到李佳颖作品后的感想。近期在各地傢具展,像 Maison et Objet (2014),Salone Satellite (2015) 及 IFFS Asian Star Showcase (2015)展露头角的她,每件互动式设计品都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以灯具为例,在看似简单的玻璃灯球裡,隐藏着不简单的玻璃管空心吹製技法,及新颖的 LED 灯板、灯条科技,当人们实际使用时,会惊喜地发现 “开灯” 这件事完全颠复自己的想像,跳脱制式的控制方式让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变得好有趣。
“不管是透过手拉拉绳随机拉出不一样的灯光,或藉由触碰灯体金属管调整灯光明暗度,我想表达的是一种人跟『实体』互动的概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不断思考如何用最小的资源、智能的方式,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笑容腼腆的李佳颖讲起自己对互动设计的想法,整个人顿时充满自信的光采。到底这个个头不大的女生,是怎样在工艺和科技领域中找到自己的设计定位?对未来新时代的设计又有何想法?来看看她怎麽说!
◢Q: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设计定位?对设计之路有何坚持?
李佳颖:(以下简称李)因为有资工的背景,所以我的设计和纯工业设计不同,虽然在材料选择上比较多元,但还是不偏离设计的共通性-让使用者有所感受、让创作品有所意义。
我觉得设计品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它不一定要能解决问题,但一定要清楚表现存在的价值,那不是一种跟风文化下的流行产物,而是为了满足生活上对功能性的需求。
◢Q:你觉得未来新时代的设计趋势是什麽?
李:与创新科技的结合! 我觉得会被流传的好设计,是同时具备功能及美感的,每样东西最原始的精神不会变,但存在方式却会改变,因此未来的设计趋势势必会加入各种科技材料、3D 打印技术,甚至生化领域的元素等,这样的结合令人期待。
◢Q:你认为在未来新时代中,华人设计师要具备怎样的思维?
李:持续、开放、坚持,是面对新时代设计挑战该具备的态度。 在设计路上,要有持续力才能一直做出好的作品;思维要开放,眼界才能开拓,有企图心去突破现状,激发出新设计;在面对设计过程时,则要坚持想法,用严谨的心态做好每个环节。
◢Q:最后请分享一下寻找灵感的方法。
李:我平常会去光华商场找灵感,看看有哪些新材料,了解材质的特色和限制,再去想产品设计和生活能怎麽结合;没灵感的时候我也会去散步,可以走个 7-8 小时到处蒐集 Idea,台北市植物园、温州街是最近很喜欢去走的地方。
李佳颖
2006 年毕业于 Interaction Design Institute Ivrea (Italy),2011 年底成立设计工 作室 studio if,工作范围涵盖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互动装置设计等,并进行不同想像的自有作品开发。
studio if
studio if 關註在人們與實體世界之間的互動關係,將其轉化為生活物件的新意義,在藝術、設計與科技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