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不容易找回的方向感,因为那天去看漫展又有点放松下来了。
没做早课的这几天,总觉的好像少了些什么,甚至觉得一天的效率都低了很多。
今天按例早起、恢复早课,两个小时看书、思考、写笔记,总算有种“回归正轨”的感觉。
自从上周发布了《如何面对未知的恐惧》的视频之后,我的很多思考似乎都跟它有了关系。
在回复一位小伙伴的评论的时候,我写下了一句“用自身的确定性和未知‘赛跑’”。虽然当时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一个人的“积极习惯”,但现在想想,个人习惯所造就的时间秩序,其实也是自身确定性的一种。
我从2021年的10月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一边记录,一边摸索时间轴手帐的使用方法。
在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很多行动,都是随性而至(当然现在依然也有很多随性去做的事情……),虽然列了当天的要事清单,但往往也会因为“想到一件事情就去做”而绕很多弯。
后来我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开销记录,把一些可以放在一起做的事情,都放到一起去做——比如说早上洗漱完成之后的学习时间,我都归入了“早课时间”,这段时间都用来提升自我,做日课、看书、写随笔、运动……等等,做的事情未必每天都一样,但放在这个时间段做的往往都是自我提升类的事情;再比如说,早课时间之后的一段时间,专门用来吃早饭、清理猫砂和吸猫食盆,有需要打扫房间的时候也会放在这段时间里一起做;上午的时间用来创作或者是写文案;晚上的时间用来复盘……就这样,慢慢地把时间归类成了一些大块的时间,在特定的时间块里处理特定类型的事情。
我的“时间秩序”差不多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所谓习惯成自然,虽然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外出玩一整天导致精力不济,可能要花两三天时间来补觉,但只要恢复我的“时间秩序”,状态就能找回一大半。
前段时间重听喜马拉雅有声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再度被“安全感是自己给的”这句话给触动了。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一直在向外寻求安全感,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资、狭小的交际圈子……甚至觉得只要能找到一个对我好的人,就会很有安全感(想当初我也是一个恋爱脑)。我想如果是那时候的我,在听到“安全感是自己给的”这句话的时候,多半会当做耳旁风听过了就算了,或者可能轻蔑地喷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
有些话,即使是正确的,大概也需要在有一些经历之后才能真正理解。
环境本身就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毕竟“变”才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所以想要在环境里找安全感是很难很难的,而自身的确定性,却可以通过积极的习惯逐渐的培养起来,而这些积极的习惯,就能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稳定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