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在吵吵闹闹的网络中,也逐渐的走向奔三的年纪,90年的孩子,都已经是26岁的叔叔阿姨了,也正是被逼婚的主力军。听到父母最多的莫过于“你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看到合适的就可以结婚了。”
在父母的口中,你难以听到“爱情”两个字,甚至连“喜欢”都没有,只有“合适”、“差不多”、“可以”、“有房就行”、“不小了要结婚”等字眼。似乎,婚姻与年龄挂上等号,并非与爱情挂上等号。
似乎在所有父母的潜意识里面,只有结婚的结果,并没有结婚的过程,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合适”的就可以在一起,并不是说“喜欢”的话可以在一起。“谈恋爱”在父母的眼里,似乎没有它存在的意义,有的只是浪费钱的概念。送花,浪费钱;看电影,浪费钱;逛街吃饭,浪费钱;旅游,浪费钱。只有结婚,在家吃饭才是正理。
父母对于我们另一半的要求,往往停留在“做什么的?”“家境如何?”“哪里人?”“户口在哪?”“收入怎样?”,极少极少人会跳过这些问题,直接问“他/她人怎样?”“对你好不好?”“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对父母孝顺不?”
一个人的“硬件”在父母的心中似乎比“软件”来得等重要,但许多人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一旦软件不行,硬件再好也是白瞎。
跟同事聊起新年回家是否被逼婚的事,同事说了一句“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该结婚的年龄。”觉得大赞,我们但愿的是嫁给爱情,并不是嫁给婚姻。
另外一个同事说:“你们该不会认为结了婚人生就圆满了。”
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不是。那既然不是,我们又为何在意什么时候结婚,为什么还不结婚这个问题呢?并不是结婚人生就会圆满,结婚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幸福。那又何苦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为了能有一段婚姻,而强逼着自己与一个仅仅“合适”的人结婚呢?遇到喜欢的,我们自然愿意结婚。
在爱情与面包中,父母基本会选择面包,孩子基本会选择爱情。父母认为没有面包的婚姻经不起柴米油盐的打磨,自己是过来人,懂得其中的辛酸,孩子应该听父母这个过来人的;孩子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桩明码实价的买卖,那必定是不幸福的,应该相信爱情。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自己没错。而为什么,爱情与面包就非得等同呢?
自古以来,结婚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事情,并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以结婚为目的实现两家人利益的最大化是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几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即使大多是父母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非要对方的家境好,也非得坚持对方的家境好才行。因此,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爱情便与面包等同。不能门当户对之时,父母便要求只能二选一。
尽管适婚的年轻人都知道结婚是两家人的事情,并非两个人的事情,但他们心中都期许着,结婚,只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是我们爱情水到渠成的一个结合。结婚,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一个简单的仪式下,向大家宣布自己将于身畔之人共建家庭,而并非在一大堆叫不出由头的亲戚中应付喝酒。
当结婚变成两个人的事情的时候,我想,一切就会变得很简单。两个年轻人各自从家庭里出来,独立门户,组成自己的一个小小家庭,爱情他们有,面包他们可以自己挣。双方家长不管积累了怎样的经济条件,那都与他们无关,那是父母的,不是他们的。
当一段婚姻,从桎梏的两个家庭里走出来,反而能看得到阳光。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大城市?尽管大城市的房子贵得让人望楼兴叹,他们依旧无怨无悔。我想以下这段话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解答。
“中国的人情负担太重。亲戚是老天爷给你配的人生同伴,朋友是你自己选的亲人。一大家子亲戚,就算谁也看不上谁,还得忍着恶心演一辈子的,比比皆是。不愿意演的,动不动就被扣上不孝的大帽子。其实,这种薄弱的亲戚关系,一旦面对利益分配,撕得比路人还不堪。”
当两个年轻人结婚,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自己新组建的小家庭,而是对方的家庭甚至于庞大的家族。而此时对方的家境就变得十分重要,对方是否有能力帮衬家庭的人也成了这个人在家族里能否有地位的重要指标。我想,这才是婚姻需要家庭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几千年的婚姻家族文化,就被我们这么良好的继承下来了。我想,这就是许多人不愿意结婚后不管再拮据也愿意留在大城市的原因了。大城市里,至少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至少我们相信凭双方的奋斗小日子可以过得圆圆满满。而回到家里那个小地方,随时会沦陷在复杂的婆媳关系、亲戚关系之中不能自拔,分分钟比宫斗剧更加惨烈,分分钟要比伪装者更能伪装,更要练就一眼就能识破这个笑容背后的是否有敌意的本领才能在众多姑嫂婆娘中幸存下来。
中国的婚姻家族文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在丈母娘抬高房价的社会里更不敢奢求婚姻家族文化能够有所淡化。在社会文化的碰撞里,但愿小家庭组合能够逐渐强大,让结婚真真正正变成两个人的事情。让年轻人都可以嫁给爱情,不用嫁给婚姻。
5#"�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