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其实孔子这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思。
孔子这句话同时说明研究学问不光只是在死的书本上下功夫,还要在社会上观察。别人对的我们要学习,不对的要反省。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应该这样去做。可是从我们自己的经验看,人都不肯这样做,人们多半有一种傲慢的心理。照孔子的态度,对比自己好的人要尊敬,向他看齐学习,可是发现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的心理作用,自己心里很难接受。再过两秒钟,觉得自己还是比他好, 于是越想自己越好。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所以孔子几句话看起来很平谈,没有什么难处,仔细研究起来,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那么我们说人带点傲慢的自信应不应该?看下面的方字:
子曰:天生德于子,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宋国的大夫,曾经想要谋杀孔子。学生们得到消息,告诉孔子躲避一下,但孔子满不在乎。孔子就有一种自信,他对学生说,上天生下了我,把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伤害于我?结果当然证明桓魋无法把孔子怎么样。
这是不是傲慢?不是,是自信。我们要从这里了解,有时候对某些事要有绝对的信心。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自信心就不行。我们看《荆轲列传》,他的剑术并不高,有一次他去看一位剑术高手。荆轲举起剑来,那个人不动,只两眼盯着荆轲,结果荆轲还剑入鞘,回头就走。如果以现在武侠小说来说,那个人的眼睛已经炼就了一种特有的刚毅之气。事实上是宁静、自信的精神把对方征服了。因此自信在很多地方,对很多事情,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