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一共生了九个孩子,那时的生活又穷又苦,而且还缺衣少药,其中的三姑娘三岁时因为一次感冒竟然死了。所以健康长大的是八个,五个男孩,三个女孩。
因为孩子多,奶奶对孩子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尤其是大伯的孩子和我们兄妹仨,并不亲。
八岁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奶奶是谁,当然这也和上一辈人相互不常走动有关。那时妈妈的身体很差,常常住院,爸爸在县城上班,顾不上我们兄妹仨,就让奶奶帮忙做几天饭。可是奶奶做了两天就走人了,还把我们骂了一通。
有一年过年,初一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奶奶拿出一张一块钱给了四叔家的妹妹,又拿出五张一毛钱给我。这是压岁钱。
我和四叔家的妹妹差不多年纪,小孩子对钱天生就有敏锐的认识,我对奶奶说,我不要五毛的,我也要那张一块的。奶奶不耐烦地说,你这孩子,这是五个,那是一个,当然是五个多了,快拿着!说完推门就出去了。四叔家的妹妹也跟着一溜烟跑了。剩下我一个人委屈的厉害,就跑到哥哥姐姐跟前告状。
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异常深刻,我把它称之为“压岁钱事件”,曾经还为此事写过一篇文章。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奶奶的印象增添了一个词:讨厌。
这种想法很奇怪,只是因为五毛钱,很小的一件事,它让我第一次体味了什么是不公平。
然后我们慢慢长大,也很少再去奶奶家,一年之中也就是春节和老人生日回去一次,热闹一番,然后散去。
有一次妈妈还责怪我们兄妹,都工作了,平时也不回去看看爷爷奶奶。哥哥说,小时候我们家那么累,奶奶都不管我们,现在回去看他们,也没什么感觉。妈妈说,他们都老了,还想以前的那些事干吗?
我们没有听妈妈的劝告,也想着,爷爷奶奶有那么多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什么时候会想到我们,去与不去有什么区别。
两千年五月,爷爷因病去世,我从国外回来没有赶上他的葬礼。姑姑带着我到他的坟上烧了几张纸,又磕了三个头。许是情景所致,想起爷爷轻轻瘦瘦头发白白的样子,现在就躺在这冰凉的土里与世隔绝,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爷爷去世之后,儿女们放心不下奶奶一人在家,就开始让她轮流在每家居住。
不知为何,奶奶特别愿意到妈妈家住。我妈家在一楼,出入方便,家里人也热闹,妈妈做饭及时,调理的也好,虽不是每天大鱼大肉,包子饺子手擀面是不断的,妈妈还经常熬各种各样的稀饭和汤,她觉得老人消化不好,要常吃软一些的食物。
没事的时候奶奶会和我们聊一些家长里短消磨时光。有一回,我打趣她,奶奶你还记得我小时候过年你给我的那五毛钱吗?奶奶问,什么五毛钱?我说,压岁钱呀,你给燕子(四叔家妹妹)一块钱,给我五毛,你为什么偏心啊?
奶奶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却假装糊涂,也不接我的话。我问的多了,她就说,这孩子,谁能记得那么远的事啊?言下之意是说我小心眼,有影没影的事她早就忘了。
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奶奶特别喜欢小孩子,每次我带着儿子回家,她都亲的要命,摸摸头,拍拍屁股,笑的很开心。
奶奶身体不适是从她耳后突然长了一颗黑痣,不疼也不痒,她经常用手去抠,弄破了皮。四婶在医院工作,觉得这颗黑痣长得很奇怪,就带着奶奶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癌。
奶奶很乐观,加上儿女们也孝顺,老人生病的日子并不痛苦。用她的话说,寿限到了,走是应该的。
奶奶与病魔战斗了两年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七岁。因为孩子的原因,我没能参加她的葬礼,头七的时候,我在她的坟前忍不住失声痛哭,我觉得自己真是不孝,老人活着的时候,对她满心的怨言,老人去世了,都没有到跟前送一送她。
树欲动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想起了妈妈的话,人都老了,还想以前那些事干吗?就是因为自己不够宽容,才留下这么多的遗憾。
我知道,这是剪不断的亲情,也是换不掉的血缘,一轮一轮,一辈一辈,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