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方法拓宽你的可控领域:
1.离开你的舒适环境。
2.将困难当作成长的机会,并且问自己:我如何创造一种情况,使这个问题不再出现呢?
3.提出正确的问题。
4.扩大你的个人范畴,同时你的可控领域也得到了拓宽。 随着年龄增长,你只会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 没有责任心地生活就意味着,使自己退化为一个无力的牺牲品,意味着按照别人为你谱写的剧本来生活。 如果我们在事件发生时勇于承担责任,那么所有的负面情绪在这一刻都会失去掌控力。 只有你自己(绝非任何人),能对你7年内收获多少金钱负责。
离开舒适圈说起来很容易,要真正做的话很难,每个人所形成的习惯都需要几十年,突然间做出改变,非常痛苦,要不断的跟自己作斗争,旧习惯赢了就失败了,新习惯赢了,就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
其实所有困难的事,都是因为没有跨出第一步,没有去尝试,当走出这一小步之后,回头发现哪有那么多困难,难就难在了自己设置的牢笼里(舒适圈)。
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1年内能做到的事情,也低估了自己10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深刻的变化发生于5个层次之上:采取行动、运用技巧、个人发展、世界观和自我认知。 你或者在机遇中看见风险,或者在风险中看到机遇。 比获得100万欧元更加令人满意的是,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后者是能创造奇迹的人。 信心不足的人不敢冒险,他们也以此来保护自己。 创造奇迹需要承担风险。 如果你在迈出新一步之前不感到害怕,这就意味着,这一步对你而言还不够。 惊人的好运是连续多年准备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对自己能获得多少好运负责,也对自己生命中能出现多少奇迹负责。
高估一年里能做到的事,也是我的问题,曾经计算着一年写出40万字,结果在简书一年的时间才写了23万字,少了一半,如果十年一只坚持的话,肯定不光数量变化很大,质量也是不可限量的。
大目标比小目标更易于实现,因为问题无法完全挡住你看向大目标的视线。 成功人士总是懂得将自己置于一个“必需的”情境,不实现目标,就永远不会快乐。 当你为自己设立了极限,你就会设法达到你的极限。 你不仅仅要对自己的失败承担责任,也要对你的成功承担责任。你如果认为成功是不可重复的,就失去了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 一个付出110%努力,主动摒弃所有借口的人,势必取得成功。 你需要一位好教练,一位能够借助自身经验最大化地激发你才能的人。 最先关注自身劣势的人是不会得到财富的。 比赛是消极防御还是主动进攻,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多少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变得富有的机会,就是因为他们极力想消除自身的劣势。 你必须为获得财富付出的代价是时间。但这与你通过财富挣得的时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财富使你能平心静气地、不带金钱顾虑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不实现目标不快乐,对于我这种天生马大哈来说,快乐多于不快乐,穷富好像对我影响不是特别大。
为自己的目标设立一个极限,这个问题可以尝试一下,毕竟人生匆匆几十年,不做过肯定会后悔,做过了也就没有遗憾了。
一个人当前所处的境况,正是他个人信念的反映。 其实你今天拥有的东西,正是你认为正确的、对你有好处的东西。 对于获得财富的最好的准备,就是学习如何在有钱的情况下感觉舒适自在。 大多数人对财务富足持有的消极情感,比对财务自由持有的积极情感还要强烈。 财务状况和你对金钱的所见所闻,对你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如果你想行之有效地改善自身财务状况,你就必须改变你的消极态度
想要变得富有,而又不去认识或者改变自己的信仰是徒劳的。 他人提出的建议不仅仅向你指明一条道路,也为你划定了极限。建议者常常将对自身处境的辩解伪装成对你的建议。 不要在身边寻找建议,而应该在最合适的地方寻找建议。 发展出能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东西的信仰是十分重要的。 你能在30分钟之内改变任何一种信仰。 我们每一个人在过去都曾经改变过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这些在当时无意识的、偶然发生的改变,现在你同样可以有意识地去做到。
评判信念的重要标准是:这种想法在你通往目标道路上是否对你有帮助? 每当生活中发生不如你意的事情,你都要找出隐藏在事情背后的信念。 要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你需要3种信仰: 1.我的处境自身必须改变。 2.我必须改变我的处境。 3.我可以改变我的处境。 想把某件事物变成必需品,我们就需要使用杠杆。杠杆由“避免痛苦”和“体验快乐”两部分组成。 你可以制造杠杆。无法实现目标时痛苦,实现了目标就快乐。 每一个达成过远大目标的人,都是将90%的精力放在“为什么”上,只将10%的精力放在“怎么做”上。
改变思维模式是困难的,改变信仰也不简单,要做到富有就要改变,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是最重要的,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走出舒适区,所以才造成贫富差距很大,穷人多富人少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很难做出改变,思想的改变才能行动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