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04+小枝(草莓)
《100万只猫》这本绘本,我买来放在家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本书我第1次看的感受就是,嗯,有点看不懂,好像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只是看到了猫老爷爷和老奶奶。第2次看的时候呢,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我感受到了一个绘本要传达的信息,那就是不一定最优秀的人会走到最后走到最好!平凡才是真实!因为在这本绘本当中,这100万只猫,最后是那只不爱争斗,被人讨厌的猫,最后被老奶奶留下来留下来了。
但是,在今天看完松居直先生对100万只猫这本绘本的解析时,我才发现,原来这本绘本里面藏了这么多的宝藏,这么多的秘密。
1,首先了解到了作者的背景。
他的一些经历结合到了他的绘本创作中,他的绘本都是有情节一步步开展,反复的节奏,语言的音乐讲述,语调的起承结合。这让我想到了说每一本绘本我们必须先读懂作者,因为作者的经历是与他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息息相关的。
绘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书呢?它是一种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绘本是等于语言加图的一种书。当孩子自己在阅读时,语言和绘画之间有一道沟壑,因为会出现时间的落差,所以很难将二者融为一体;但是,别人读给自己听时,当场就能讲二者合一。于是,孩子在听绘本的时候呢,心里看见了活生生的故事,看到了真正那个的世界。绘本里的画是静止的,可是,这时孩子的心里看到的绘本的画是生动的,活动着的!用耳朵听了的语言不断的说话,活动起来,形成更为广阔的世界!孩子就是这样来体验绘本,体验着自己创作绘画的故事世界,这种体验实际上触及了绘本的本质。
3、绘本中起伏曲线的应用,线条的应用。 书中的曲线与老爷爷的步调协调一致,反应出老爷爷诉说着故事,老爷爷穿过山岗穿过山沟,走啊走啊。
4、故事的精髓:故事的舞台和背景,不是语音讲述,而是用一目了然的画来让读者体会,用画来讲述语言无法详尽表现的细部和背景。
5 、翻页的应用:老爷爷行走的道路,从左下方朝右上方延伸,只达山岗之上,这是一个荒野的暗示,预示着阅读转入下一个场景。
6 、翻到下一页,老爷爷的吃惊是用画表现出来,同时也是老爷爷的吃惊,也是读者的吃惊。
7、读者的吃惊是用被反复的语言的节奏煽动起来,变得越发兴奋。竟然有一百万只猫一亿只猫一兆亿只猫。
8、细腻的描绘。
9、留白的艺术效果。硅谷并不是把每一页都有画塞得满满的,而是常常留下空白,让读者愉悦的品味愉悦。
10、评价绘本优劣的关键:能否让孩子进入到绘本中的世界里,就是评价绘本世界的绘本优劣的关键。
百万只猫中,最后老爷爷怎么带着100万只猫回家呢?这是超出了孩子们想象,且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最后老爷爷带领着长长的列队翻过山岗,穿越山谷回家了。因为孩子们很喜欢列队,所以他们会怀着自己,好像也在列队的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变化,享受乐趣,进入到绘本当中。
11、大人认为惊恐的画面,孩子们是不是是否也有着一样的感受呢?这个问题需要让孩子们来解读,不能以大人的想法来揣测孩子的行为。
12、绘本的基本要素,线条,形状,构图,画面的连续性,有变化的组合。
13、绘本创作的精髓。
14、每本绘本都必须有的:画家的人品。 《100万只猫》,最后的画面是一个美满的大团圆,和睦平和的姿态,给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回味,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人品,也是看绘本的乐趣。
看到以上松居直先生对《100万只猫》的讲读,我决定了我要讲的第1本绘本就是《100万只猫》,年龄段5岁到6岁大班和小学的一年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