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做社会调查时,遇到一个人,我们一起谈到了团队这个话题,他说团队对外要表现出整体性,团结一致,但内部讨论事情的时候,要充分发扬民主,在决议形成之前,讨论可以激烈,甚至骂几句,甚至可以有肢体的碰撞……我认可民主,也论为一个组织要足够的包容和开放,但当我听到“可以骂几句”、“可以有肢体的碰撞”等话的时候,我有些不适,有些反胃的感觉,作为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人,是不可以这样与人相处的!
君子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是有品格的。品,就是外在的风度,彬彬有礼;格,就是有道德约束力,有耻辱感。所以我们常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表达一种十分纯净的人际关系。
《易经》上说“小有言,终吉”一说,就是说事发之处争论是常有的事,争论不是一件坏事,就看我们如何推动,如果因势利导,最终会获得圆满,形成决议,彻底解决了问题。也有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让事情升级,升级到打斗的地步,所谓的“师忧比乐”讲的就是初期小小的争论导致的不同结果和效果,一个可喜,一个堪忧!
《论语》上说:“君子无争,其争必也射乎”。孔子说,君子不是真的没有争论或争斗,是有争的,但君子之争和粗鄙之人的争斗有所不同,君子之争就好像射礼一样,孔子形容说:“揖让而升,下而饮”,有礼貌地排队登场,无论输赢,下来举杯畅饮,这样的场面哪里又看得出是一场“较量”呢?我们这个世界让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人人自危,三观不正,人心不古,就是因为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出了问题!
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的基础,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我们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是我们站歪了。
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大人说话小人不要插嘴”。我们可能没有认真研究过这句话,和这句话背后的社会问题,人与人的关系维持离不开沟通,只有两个有着同样高度的人的对话才可能是高品质的对话,不然叫做“不对等”,当双方的沟通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时候,双方都会感觉不爽。比如,两个人在沟通过程中,特别是出现一些冲突时,就会出现拉劝的和帮腔的,拉劝的人你只是恨他糊涂,而帮腔的,简直会乱咬人,这些帮腔的和拉劝的都是于是无补的,有时候还会坏事,一定是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但奇怪的是,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人,甚至有意识地带着这些人去参与。
有人可能把这样的人看成是一种润滑剂,其实是错误的,这些人是氧化剂,可能会使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生锈!真正的润滑剂就是“情义”
孔子曾夸赞子路,说他可以做到“片言可以折讼”。就是说很多矛盾和恩怨在他这里一顿酒就化解!中国汉字中最了不起的字就是“化”,内化的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但绝不是软弱和退缩,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