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活着不是为了取悦别人,忠于自己的心才是唢呐的灵魂。可连焦师傅自己也不曾想过有一天唢呐会没落,如夕阳西下,可太阳明日还会照常升起,这个“匠活”不再被重视实在是可悲。
从天鸣师娘第一次说出“百鸟朝凤”这四个字时,就在为师傅的死做铺垫,猜对了结局、猜错了情景,一人独奏也未能引来百鸟,或许百鸟只是对死者的至高尊敬罢了。
也猜测影片只会出现一次,便是结尾时。未想过,唢呐正式没落时候,焦师傅拼了老命也要维护唢呐的形象。
不能怪世人太世俗,时代正在催蚀人们的内心,生活的步伐太快,新鲜来的太过于猛烈,旧的事物人们早已习以为常,随着老一辈的逝去,新一代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唢呐所代表的一系列非遗不再受欢迎也是正常的。
当傅局长进入天鸣家时,正式宣告唢呐时代的终结,以民俗文化的身份跻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今天,我们这些年轻人也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传统文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变成少数人唏嘘的艺术。
电影上映时,制片人还是编剧跪求影院排片当时并没有为之买单,但至少是有过感动。
艺术并不是人们生活的主调,人们只有在柴米油盐腻了的时候才会想起诗和远方。毕竟没有苟且拿来的电影票和爆米花,理解吧。但艺术终究是艺术,不能强迫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重要地位。
一种文化的没落,首先是人的没落,逃不过生计的算计而出走。
当西安城墙时老乞丐靠吹唢呐乞讨时,天鸣的内心是否会有一丝动摇呢,或许非遗是唢呐的最好归宿,当新时代不再需要这种文化,人们只能在视频中观赏了。
不知道现在八百里秦川是否还会有这种惊天地 泣鬼神的绝唱?
如果有,肯定也都是老一辈的人在坚持。每次在杂志上看到当代年轻人在传承着老祖宗的文化,敬佩感油然而生,不是情感泛滥,是我们真的需要保护好好文化,慰藉我们的心灵。
百鸟朝凤。注定是个悲剧,倒不是说师傅的死,生老病死乃天道轮回,再正常不过。实乃寓意着一种文化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