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语文组的研修活动在9.19日正式拉开了帷幕,从六年级开始,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备课,制作课件,设计预约单,学习单,看着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状态,很是感动。我积极参与了本次的听课与研修活动,活动还没结束,我就深感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教研组组织的“当天讲、当天评、当天研”的教研模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及时反馈与交流的重要性。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让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教研活动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也看到了他们虚心接受建议和批评的态度,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再来说说今天9.24日听的两节课。张素娟老师和王老师的课堂,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不仅照亮了学生们求知的道路,也为我作为一名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张老师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堂上,她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教学情境,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她的教学艺术,让我深受启发,她不仅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张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极具针对性,每一个点评都准确到位,既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又指出了改进的空间,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学习目标明确,课件设计精美,她巧妙地将语文要素融入教学环节,紧扣课后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而王老师的《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更是将知识传授与情感激发完美结合。她不仅传授了语文知识,更通过诗歌的美,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王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她耐心地引导学生去聆听、去感受、去表达,让课堂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她的教育情怀,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感动着每一位学生,也感动着作为同行的我。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育理念。他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他们的课件设计精美,直观生动,有效地辅助了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他们也紧抓课后习题,让学生在巩固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高效实用。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体验中学习,在交流中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
在研讨环节,我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力量。老师们从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常规养成、评价语言等多维度进行深入研讨,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我们对教育事业的严谨态度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将教研中获得的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力求在课堂上展现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次听课与教研活动,让我坚信,教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创造。学海无涯,“研”途无疆,我们要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将每一次的收获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力量。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用心去教学,用爱去育人,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