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
心理学家哈里·哈洛观察那些在装有玩具的笼子里面的猴子发现,猴子对笼子里的拼接玩具很感兴趣,会非常专注而坚定的玩得很开心。他用“内在动机”一词解释为什么猴子花这么长时间来玩这些拼接游戏,而唯一可能的“奖赏”就是活动本身。而人类幼儿在三四岁以前也是如此,对周围的世界抱有天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沉浸于去不断发现。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学习动机却大为减弱。到底发生了什么?正是这个不安的问题,促使作者着手研究动机,试图理解真实的天性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二、质疑
20世纪60年代初,作者在汉密尔顿学院潜心研究行为主义原则:对特定的可识别的行为给予奖赏,并在行为发生后尽快这么做,注重奖赏而不是惩罚,并且始终如一地给予奖赏。这些原则很符合海洋公园里的海豹行为,饲养员把鱼一条条放进饥饿的海豹的嘴里,海豹为了能够吃到一条鱼,会做很多观众喜欢的表演。饲养员极其高效地利用奖赏激发海豹的行为证明了奖赏作为一种卓越的激励技巧的威力。行为主义认为,任何动机的缺乏都可以归因于缺少奖赏。但作者认为这个答案没有说服力。3岁的孩子并不是被动的等待奖赏来吸引他们学习,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他们天生就有学习的动机而不需要奖赏。
三、概念
对行为主义者教条的怀疑,让作者更坚定地认为人们思考的很多问题是错误的,比如“我们如何激励人们学习、上班、做家务、或是吃药”,等等,他们之所以错了,是因为这些问题暗示动机是施加在人们身上的东西,而不是人们天生就有的东西。由此,引出内在动机的概念——为自己而做某事,以及为了活动本身固有的回报而做某事。这就完美解释了年幼孩子的学习行为,还有我们从事的各种休闲活动,比如滑雪、冲浪,只是为了获得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兴奋感、成就感和个人满足感。
四、猜想
但是为什么大一点的孩子就没有了更多的内在动机呢?作者由此提出一个大胆异端的想法:也许所有被广泛用于激励学生的奖励、规则和约束本身就是“恶棍”,它们促进的不是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而是一种可悲的冷漠状态。
五、实验
实验的目的:如果人们原本很愿意在没有任何奖赏的情况下来做某件事,那么当他们会因为做这件事获得外部奖赏时,他们的内在动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把大学生分成两组,研究他们本身就有内在动机喜欢玩的索玛拼图,一组研究对象因为拼出这些拼图而获得外部奖赏,另一种研究对象不会因为拼出图而获得任何奖赏。拼图时间半小时后,试验者离开去打调查问卷,并告知研究对象可以在房间里看杂志、自由活动或者继续拼图。这个实验最重要的时间段不是拼图的半个小时,而是后面的8分钟,研究对象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等待的过程中试验者秘密观察他们,以确定他们在8分钟的时间里花了多少时间来拼图,实验者的想法是在没有奖赏的条件下,再加上还有一些趣味盎然的替代活动作为诱惑时,如果研究对象把自由时间花在玩拼图上,那么他们一定是出于内在动机去玩拼图的。结果显示,那些因为拼图游戏而获得金钱奖励的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只是为了好玩去玩这些游戏的可能性小了很多,一旦没了奖励他们便不再玩了。
后续研究中作者用相同的范式继续现场试验,让学生们参加校报标题写作中一项趣味活动。一些人有奖赏,一些人没有,奖赏分发完毕后测量他们的持续动机,结果与索玛拼图的研究结果相似:一旦人们开始获得奖赏就会对这项活动失去了兴趣,然后,当没有奖赏时,他们的表现就大不如前。
作者后来转到罗切斯特大学后再次进行这项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金钱奖赏削弱了人们内在的动机。
六、小结
内在动机的关键是人们希望成为自己行为的“本源”,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操纵的“棋子”。当人们被金钱奖赏控制时,便会失去与内在自我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