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Loving
01
小A失业了。
前两天,公司把她辞退了。她的主管,在辞退了手下七八个员工之后,也被迫向公司总部递交了辞呈。
“哎,以后可咋办?”
“加上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现在都处于寒冬期,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了收入,愁死了...”
她耷拉着脑袋,沮丧着发泄自己的郁闷。
小A毕业以后,就职于某东方,做了一名线上补习班的老师。
六个月之后,她便顺利入职。由于出色的业绩和可亲的态度,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极大好评,不到一年半的功夫,她就攒到了在二线城市房子的首付。那时候,可羡慕死了我们这些吃死工资,按部就班的加班狗。
但是,自从去年疫情开始,她的工资缩水大半,同时,受最近政策影响,校外培训机构迎来了寒冬期,她这个王牌老师也下岗了,来来回回走了一遭,却发现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什么都不是。
她感慨着说。
实在不行,她就去考下公务员,或者相应的事业单位,要么就回家乡发展。大城市虽然容得下她的灵魂,可是却容不下她的身体,即使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选择,没有什么对与不对。
有时候不是你在选择生活,而是生活在选择你。
02
小A不是个例,而是最近许多培训机构老师的现状。
“双减”之风刮了大半年,一直没有正式官宣,但是最近,政策出台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校外培训机构将受到全面审查和监管,迎来大面积的寒冬期。
好多小的培训机构或将倒闭,或将持续亏损,不得不削减开支,裁减人员,必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失业,没有了生活来源。
其实,国家的很多政策具有指导性。
每一次政策的出台和调整,都有深层次的考虑。是伴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定,因此很难说好与不好,对与不对,它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和调节,必然有获益方,也会有损害利益的一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新认识,校外培训机构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80-90年代,以少年宫形式出现的课外辅导。
它的管理形式更为集中,同时教授方式也很单一,难以满足社会整体对知识的需求。
第二,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以英语为潮流的培训机构遍地开花。这一时期,培训机构的发展处于成长期。
第三,新世纪初,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对教育的重视,培训机构处于迅速壮大时期。
第四,就业难和创业潮,促生许多校外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由于门槛低,融资来源方便,形成燎原之势。
这些培训机构的出现,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教育的重视,市场经济的运作而来,它具有双向选择性,不能“一刀切”,完全摒弃,只能引导和规范,使它走向正常化。
03
中国学生的负担是最重的,这也是这些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
特别是中小学生,作业多,负担重。孩子们,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不得不在学习的道路上疲于奔波。
学校的教育很有限,难以个性化教学。
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多则50余人,少则20余人的施教,只能整体把握,全面兼顾。很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做个性化指导。
每个孩子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父母文化程度和接受学历的能力不同,当然学习的效果也就不同。
那么,怎么样让孩子跟得上学习的节奏?
这时候,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就显现出来,它可以针对性辅导,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查缺补漏,做到完美衔接。
这样,学习差的孩子,可以通过补习提升自己成绩,做到查缺补漏。同时,学习好的学生,也可以进行着重培优,提升自己的能力,考入好的高中和心仪的大学。
因此,这个层面来看,辅导机构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可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同时也可以让教育相对公平。因为人人都可以通过补习,改变智力、能力上的差距和不足。
当然,有人会说,这样实际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可是两千年前,孔子就用行动告诉了我们,教育不属于贵族,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在那个年代,你有钱也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相反,完全制止,只会让普通人接受教育的成本更高,不会太低。
04
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培训还是拥有广阔的市场。
原因只有一个:有需求。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意味着没有很好的成绩,就得被淘汰。成绩的高低,成为所有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不变话题,它决定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当前,我们学校的教育还是以理论为主,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授和灌输,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
不管是学校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都是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那么考高分,就是中考、高考的首要目的。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负担想要减轻,任重而道远。
那么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呢?
第一、不能“一刀切”,完全否定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它之所以出现,就是对校内教育的查缺补充。
第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师招聘必须有资格限制。整治培训乱象,对学生负责。
第三、规范培训机构市场和资本运作,加强监管和审查,避免不良现象形成风气。
第四、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双向发展。让有需要的,愿意接受更好教育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五、规范教育和教学成本。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老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式,避免单一化教学,同时降低教育成本,让学校、家长和老师,都能合理接受。
05
每一次政策的调整都不是孤立的。
我们必须看到整个政策背后的逻辑,挖掘制定它的本质。这次也不例外,对校外机构培训的整治,是与党的十九大、新时期教育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那就是:发展职业教育。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这与职业教育有何关系。
当前我们社会就业形式严峻,经济发展低迷。每年将近七八百万大学生毕业,但是社会提供的岗位却是相当有限的,导致好多学生毕业即失业。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是好多工厂、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用工荒。
原因不难理解:教育与市场脱节,好多人没有一技之能。
大学更多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理论培养。
但是出了社会,企业需要有专门才能和知识的技术人员,创造更多的利润。而这些毕业的学生,往往不符合要求。
整体社会观念中,学而优则仕。
对大多数学生以高考为目标,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改变命运。因而,辅导机构,也是针对这一点,让那些本来学习普通、能力一般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高考,走向大学校门。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也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的考量。
那些学习成绩一般,能力普通的学生,可以走向职业学校,获得职业教育,学的一技之长,方便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这样看来,政策的导向,是为了长远解决就业和市场不平衡的矛盾。它是对标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和制度,实行立体化教育目的的最终结果。
看到这里,或许不难想象,政策的变化,是伴随着社会的需要制定的。
参考文献:
[1] 赵艳 . 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思考[M]. 教育出版社. 2020.
[2]王冠兴 . 校外培训机构咋办学,今后的参考指标[J]. 期刊论文. 2019.
[3]祁占勇 .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改革的客观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2019.
[4]张秀萍,缪学晶,陈静. “减负”政策下的校外培训机构改革趋势分析[N].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201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