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然而,一提到育儿问题,父母们更多的是困惑和烦恼。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不好好学习、在学校捣乱等种种问题,很多父母常常不知所措。关于教育孩子究竟是该采用严厉的“虎爸虎妈”模式,还是温情的鼓励和表扬模式,众说纷纭。而现实生活中,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批评和表扬这两种模式似乎都不太凑效,也就是说有些孩子是油盐不进,软硬兼施都不怎么管用,这使得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烦恼不已、苦不堪言。
《不管教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作为一个哲学家,潜心研究阿德勒哲学,依据阿德勒心理学,深入浅出地总结了简单、切实的育儿之道。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怎么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怎么样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以及如何赋予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
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养方法——不管教的勇气,真的让我们尽量放手,给孩子更多空间,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人生中的课题,从而让孩子真正树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继而诸如孩子的学习等很多令我们父母头疼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生活中,遇到孩子不学习或者不听父母的话而任意妄为的时候,我们就会忍不住要批评,还认为训斥能够令孩子听自己的话,我们仔细回想,事实真如我们所想吗?结果是孩子即使被批评也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导致我们是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批评孩子。既然孩子行为没有改变,可见批评并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深究原因,更多孩子是通过被批评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当然也有批评见效的情况存在,这仅仅是因为孩子害怕父母而按照父母的话去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最终也会变成为了逃避父母的批评而不去积极做事的懦弱消极的人。
“都是为你好”,已经成为我们许多人的口头禅,这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借着爱的名义来支配孩子,就拿报考学校来说,孩子自己选择方向的话,即使失败了也一定会从失败中学到东西。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只能由孩子自己决定,如果在目标这一问题上父母和孩子产生了分歧,那就应该同意孩子的人生目标,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大量的家庭教育在不停地重复,就是说,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方法可能没有那么成功,让我们的内心产生那么多痛苦,但等我们长大了后,我们会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法原封不动地又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这就等同于小时候接受过手术治疗的人,长大后自以为因为接受过手术就可以给别人做手术了,还希望孩子这边发生奇迹,变得不同。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每一个成人在长大成功之后会反思,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但这种反思是浅层次的,会觉得:父母是对的,当年我要是听父母的话,好好配合父母,好好学习,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并没有去想这些深层次的:我为什么没有听父母的话?为什么那么不愿意配合父母?为什么放弃自己的人生?这跟父母的教养有没有关系呢?于是就出现了家庭教育的不断重复。而且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时候读书越差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越较真:我们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你要给我们争气,如果孩子成绩差,就会心如刀绞,就会使劲让孩子学习,最终可能往往事与愿违。也许会走上我们的道路,因为孩子不会比我们当年更懂事,我们的想法不切实际。
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即使被批评也丝毫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反而是我们越说孩子越不听,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等于输给了父母,尽管如此,很多父母却依然希望能够通过更加严厉的批评使孩子有所悔改。其实孩子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批评,但他们还是会做一些挨批评的事情,原因在于他们想通过被批评这种方式开获得父母的关注,正是因为被批评才不停止问题行为。
批评确实见效比较快,孩子一旦被批评会暂时停止问题行为,但这仅仅是因为害怕父母,那就会出现孩子因为害怕父母而按照父母的话去做,这样的孩子最终也会变成为了逃避父母批评而不去积极做事的懦弱消极的孩子,我想这一定不是我们父母所期待的。
有人会说批评不行,表扬总是好的吧,作者认为关于孩子的学习,表扬或者感谢都是很奇怪的事情,表扬孩子导致的问题就是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还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所以让孩子自己从取得好成绩这件事中获得满足感,而不是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
在父母看来,孩子经验不足,想要在孩子的许多事情上出谋划策,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尽量避免失败,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做法有时是适得其反,我们阻止孩子犯错,其实等于转移本应由孩子自己去面对的课题,这无疑是一种对孩子的骄纵,我们之所以想要干涉孩子的人生,是因为我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的责任,是因为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学习终究由孩子自己来完成,没有人可以代替孩子学习,如果不学习的话,责任也只能由孩子来承担。如果我们开口闭口只是学习,让孩子没有存在感,就会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知道考虑自己的人。我们要引导孩子乐于助人,具体地对孩子说“谢谢”或者“你帮了大忙了”之类的话,让孩子体会到有所贡献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不仅仅是学习考试的工具。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如果不懂得爱孩子的方式和育儿方法,就会让我们陷入窘境,关键在于我们要去改变,找到有效的方法,那怎么做才能有效呢?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批评也不表扬。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厌烦孩子要求的内容而是讨厌他们的诉求方式,当孩子用哭闹的、撒泼的、拼命反抗方式说出他们的要求时,我们父母往往会因为顾忌别人的眼光而无奈地答应孩子,其实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用语言好好说出要求,然后满足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教给孩子如何好好用语言来表达诉求,而不是感情用事。有人说批评不同于发怒,父母不可以发怒,但批评是为了教育需要,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关于这一点,阿德勒这么说:“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它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
即使不动手,批评也等同于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这就要我们父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干涉孩子的课题,有两个原因:
很多人认为,如果父母不严加督促,孩子就不会学习,的确也许对有些孩子来说父母不管他就不学,但这恰恰也是因为父母一直强制其学习的缘故,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了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即使无人强制也会主动学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并非处于平等的地位,的确,父母和孩子在知识、经验以及能够承担责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作为人是平等的。而批评和表扬恰恰是自上而下的,是不平等的。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欺骗孩子,告诉孩子: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就好了,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就会有一个好的未来,要先苦后甜。这只会让孩子只关注结果,不会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当觉得升学考试希望不大的时候就会放弃学习。但是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了一所学校而从此一帆风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由此可见,我们首先要让孩子自立,就是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然后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1.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行:不论平时学习多么好的孩子都会有考试失利的时候,这种时候能做的只有查漏补缺,从而在下一次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在成长的路上,孩子可能就是因为一次失败,或者学习失利,被大大挫伤了勇气,从而产生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这种想法会伴随人的一生。它让孩子无法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没价值。结果不仅使孩子在学习上没自信,也会影响他们解决其他的人生课题。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不愿投入课题,是因为不想面对结果。他们害怕付出行动却没有好结果,所以宁愿选择逃避。
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独立解决课题的自信,赋予他们勇气,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
2.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
孩子成绩不好需要道歉吗?
作者说,孩子学习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如果这次成绩不好,不用觉得辜负他人的期待,更不必消沉,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学习就可以了。
此外,父母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识,使孩子认为没有取得好成绩就会遭受冷落,感到辜负了父母沉重的期待,同时,不要说伤害孩子人格的话。不然,他们会更沮丧、更消极。
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必须认真学习,但没必要让自己的负担过于沉重。
3.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生活中,父母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缺点、短处、问题行为。他们聊起孩子,多数只提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只是希望别人能理解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究竟有多么辛苦,只能这样看待孩子的父母,亲子关系不可能好,这样做是无益于孩子的。
作者说,孩子的缺点就像是黑暗,黑暗并不是作为实体存在,所以也就不能像对待具体事物那样去消除它。那该怎么办呢?投以光明就会消失。其实,就是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比如,孩子的思维跳跃,注意力不够集中,但是发散性思维较好,想象力丰富,更有创造性。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尽管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父母要尝试着、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的长处和行为中好的一面。
4.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决定人生
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学习不理想时,难免会消沉和产生疑问。这时,父母需要做到两点。
①接纳孩子的真实面。孩子也许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这和父母的理想会有差距。即使如此,父母也要去关注孩子的真实面,而不是抱着“明明再努力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之类的想法看待孩子,不要总拿他们与理想中的孩子作比较。
当孩子体会到父母是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时,他们会获得一种无可替代的安心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安心感,他们才能下定决心去努力。
②父母别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并产生抵触心理。这些状态,都将使他们无法冷静思考。
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决定。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改变自己,最应该做的是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中诸多课题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