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学看到现在,终于看完了《射雕英雄传》的小说,我只想说:真的是太长了!这篇读后感就先讲一下小说里的善恶观。
小说到了最后两章,才借郭靖心中的疑虑,提出了是非善恶的主题。说到是非善恶,必须要先把我洪老帮主的一段话引进来:
裘千仞道:“好,大英雄大侠士,我是好徒,你是从来没作过坏事的大大好人。”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好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这是我整部书里最喜欢的片段之一了,帅了我一脸有没有!裘千仞质问在场的人有谁没有杀过人,这时候不论是初涉世事的郭靖、黄蓉,还是宽厚仁慈的一灯大师,在场所有的人都虚的一逼。只有洪七公说出了这般正气凛然的话,让怀疑人生中的郭靖明白了物在人用,事在人为。世事无常,一片痴心可能得不到回报,一身侠骨可能不会善终,奸恶之人也不一定马上遭到报应。学武不能时时刻刻保护着身边的人,更不会除尽天下恶人,但求行正坐端,问心无愧。
都说黄药师是“三分正七分邪”的角色,但是这邪也并不是恶。看一段黄药师说的话吧,也是我蛮喜欢的一段:
欧阳锋笑道:“兄弟今晨西来,在一所书院歇足,听得这腐儒在对学生讲书,说甚么要做忠臣孝子,兄弟听得厌烦,将这腐儒杀了。你我东邪西毒,可说是臭味相投了。”说罢纵声长笑。黄药师脸上色变,说道:“我平生最敬的就是忠臣孝子。”俯身抓土成坑,将那人头埋下,恭恭敬敬的作了三个揖。欧阳锋讨了个没趣,哈哈笑道:“黄老邪徒有虚名,原来也是个为礼法所拘之人。”黄药师凛然道:“忠孝乃大节所在,并非礼法!”
黄老邪啪啪打欧阳锋的脸啊:“谁特么和你臭味相投!”。这句话也说得好,忠孝为大节,礼法为小节,可以不拘泥于小节,但绝不能失了大节。所以说黄老邪的三观还是很正的。从他对弟子的态度来看,他的内心也还是有柔软的一面,只是性格太别扭了。当真是太别扭了,我都不想吐槽了,因为这个性格造成了多少麻烦和误会啊。贴吧里有人说,黄老邪是“秒杀一切男主的炫酷存在”,金庸小说里的“装逼第一人”。这些都不重要,只要颜值在线就可以了。
要我说什么是善恶呢,还是那句话“立场决定观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立场都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也有的时候只是做出的一个选择而已,那也并不取决于善恶。而在我的观念里,什么“臣为君纲,父为子纲”的说法未免太传统了。所以恶更多的是关乎一个人的品性了。
像沙通天他们“搞笑五人帮”,虽说身为宋人而卖命于金人(和尚不算吧),但这只是他们的一个选择。虽然他们给我们的主角们造成了很多麻烦,却非大恶之人,他们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出力罢了。从最后的结局也能看得出来,除了梁子翁摔下悬崖(谁叫他老是和男一号过不去),剩下的人也只是落得在终南山囚禁二十年的下场。偶尔还可以看看沙通天和彭连虎秀一下基情,听侯通海讲讲笑话,捉弄一下大和尚,也挺好的……当真是蠢人有蠢福。放一段搞笑的,侯通海蠢萌蠢萌的……
朱聪笑道:“彭寨主,这枚毒菱是我大哥的独门暗器,中了之后,任你彭寨主号称‘连虎’,就算是连狮连豹、连猪连狗,连尽普天下的畜生,也活不了两个时辰。”侯通海道:“彭大哥,他在骂你。”沙通天斥道:“别多说,难道彭大哥不知道?”
至于真正的恶人应该像是完颜宏烈杀人夺妻瞒天过海,杨康信口胡言颠倒是非,欧阳锋只顾自己利益丝毫不顾及别人的。小说中还有几次提到郭靖认为欧阳锋毕竟是是武学大家,还是会讲究义字,信守承诺的。但这也是假义。在船上的时候,洪七公救他一命,他却给了洪七公致命一掌。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气,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义呢?不过欧阳锋后面的下场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射雕》应该是我看过的小说中场景最多的,中间也有很多曲折离奇的故事。从大漠荒原,到江南水乡、桃花宝岛、荒村小店,再到汪洋孤岛、湍江险滩,这么多场景,金老却以一句“残月下寒沙”结尾,是我没有想到的。虽然结局皆大欢喜,却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故事结束,生活总会归于平静,一切是非功过也都化作残沙,被笼罩在这残月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