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蚕丝》一课教学中,我采用诗歌引入法,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引入蚕丝,然后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迅速进入本节课的探究中。其次关注算法算理的渗透。在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时,我拍照学生的计算方法,请学生上台分享是怎么算的,再让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或补充,意在强化学生对算法算理的掌握。最后,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上来。例如在探索积与乘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数完成算式2.3x ()=(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在收集2.3x ( ) =( )的数据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写的都是同一类型的算式,而我需要的是所写的乘数里有小于1的,有等于1的,也有大于1的,这个地方占用了比较长的时间,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练习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