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拂煦,大地回春,小草们钻出了地面,天越来越暖了。
老人孩子纷纷从山洞里从草庵里走了出来,人们欢呼着春天的到来,而最令人兴奋的是一棵又一棵的姹紫嫣红,无论男女老幼无人不爱,围着树看也看不够,摘下一枝细细端详,而后一朵朵采下带在头上,希望自己也能像一棵春树那样美艳无比。
这就是古代先民们的爱花图。那么这树上的所爱起初为什么被称之为“华”呢?
大概应是这样的吧:
首先当人们对某件事震撼或惊讶时,往往会发出“啊”的一声,这是出于本能的,比如不会说话的孩子,比如聋哑人,他们不会说话,但是却能发出“啊”音,所以当人们第一眼看到满树花朵时,难免会被震撼的,张大嘴巴发出惊叹,那么“华”字的韵母便产生了。
再有,这花朵的绽放是徐徐展开呈渐进式的,一如人们看到湍急的流水击打礁石或岸边时所激起的水,这一现象也被我们称之为“水花”,水花的产生与树上的花开虽然速度不同但也同样是在过程中的呈现,与此同时发出“哗哗”的声响,于是“华”字应运而生。
那么该怎样描述这“华”呢?
看到左上角的那个字了吗?这就是象形时期的“华”。
我们中国为什么自称华夏呢?据《说文解字》:华,意为荣。夏,我国最早的一个朝代。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夏”最初仅为一文化概念,也是周王朝的自称,至汉代以后成为汉族的别称,便带入了民族概念。“华夏”并和,就是蓬勃的美丽的礼仪之邦。
在甲骨文中,“华”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相对于四方外族,“华夏”是庄严且神圣的。
再有“中华”二字,意思也是一样。历史的解释是:“中”指的是“中原”、“中国”,“华”指的是“华夏”。广义的解释是“中”为“位居四海之中”,“华”解释为“衣着华美有光彩”,“中华民族”解读为“位居四海之中且衣着华丽的民族。”
而我个人的理解却多少有所不同,我认为“中华”为“中国华夏”是不错的,由于文化的发达和文明的进步,追求衣着的华彩也是自然的。但还应包含更深一层涵义。倘若允许我完整地下个定义,应该是:位居四海之中的繁盛之地,崇尚中道和美善的国家。
据说以“中华”代表中国,还是秦始皇提出来的呢。在中国就人类的起源有一神话人物“华胥氏”,相传她是女娲的母亲,是整个人类的始祖。秦始皇用“华”字,来命名共同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儿女,当然首先代表着始皇帝的良好愿望,他想把整个大秦帝国建成欣欣向荣空前昌盛的国家。由于与古老神话的血脉相融,这个“华”字便下得很是精准到位而且深入人心,即使经过了数千年的历代更替,“中华”二字依旧被沿袭下来,这个称谓如今已成为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
到了秦代以后,规范文字,小篆的“华”字变得抽象了。不再是满树花朵,而是聚焦在一朵花上来了一个特写,为了强调“华”为草木,有人又加了草字头,正是这个草字头,为“华”变成“花”提供了条件,这下我们明白了,原来“花”不过是“华”的异体字,或者是“华”的衍生字。
此后,“花”在多数情况下特指花朵,而“华”则被无限引申,在汉文化中承载着更为深广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更加丰富的思想情感。如: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 赤壁怀古》,
“歃血于华屋之下。”——《毛遂自荐》;
“物华天宝。”——《滕王阁序》;
“昔庾元规才华精英。”——《文心雕龙》;
“吾性不善华糜。”——《训俭示康》;
“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潜夫论 论荣》
…… ……
带“华”的成语则有:
春华秋实 豆蔻年华 华而不实 雍容华贵 寒木春华 风华绝代 水木清华 光华夺目……
带“花”的成语则有:
春暖花开 走马观花 妙笔生花 落花流水 昙花一现 借花献佛 柳暗花明 镜花水月……
经此一览,我们即可大略了解了“花”字的前世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