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作者.遇见星语
《随笔》
《太阳-月亮》
太阳出来了。坐在窗前温暖的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身上暖洋洋的。
窗外楼下那排平房的屋顶上,白白的霜花正在阳光下快速地溶化着,升起了一层薄薄的似有似无的雾气。霜花,你吻阳光激发的力量也真够大呀!溶化了,也升华了。
路边那金黄的梧桐叶上珠光闪闪,行人走在下面,一不留神头顶就能享受一滴冰凉带来的惊喜,若你抬头张望,没准额头也能”啪嗒”一声中彩。聪明的都支起羽绒服后的帽子来了。过去我常中招,现在学乖了。
窗前楼下那片空地上,何时种下的青菜怎么那样茁壮,一层冰霜也遮不住它的葱绿。
地头的马路上车流行人匆匆忙忙。都在忙碌着,朝着各自的目的地奔跑。
冬日的太阳走的真快,这一会工夫竟已偏移到了窗口,室内少了。
收回目光,开始做自己的事儿了。我愉悦地将《月亮与六便士》从书架上拿下来,读书。珍惜好时光。
。。。。。。
《月亮与六便士》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919年完成问世的。名字中”月亮”是象征着”远大理想”,而“六便士”是蝇头小利的象征。
作者通过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对绘画艺术的近乎疯狂的执着追求。从而向我们阐述了”月亮”与“六便士”对作者自己以及对读者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只看了三分之一,就被斯特里克兰德的怪异性格吸引了,他为了追求艺术,四十岁了,辞去证券投资工作,抛弃贤妻娇儿,一个人不辞而别地来到巴黎,过着贫穷潦倒的物质生活。
”我走进屋里,里面空间很小,被几件法国人称为路易.菲利浦款式的家具挤得满满当当。有一张大床,上面放着一堆塞得圆圆鼓鼓的红色鸭绒被,一个大号衣柜,一张圆桌,一个小型脸盘架,两把包着红色棱纹平布的软座椅。这里的东西全部都肮脏破烂。。。”
从这可窥见他的生活有多么糟糕。他原来的生活是非常舒适并且幸福的。可主人公一点也没觉得苦与难。他的精神反而出奇的饱满旺盛。以至于让作者自己都产生了质疑。”这间狭小的屋子似乎把他的身材衬托得比我记忆中的更高大。他上身穿一件诺福克式旧衣服,胡子显然好几天没刮了。上次我见到的他,穿戴整齐,一身洁净,但显得很不自在;如今他这样不修边幅,神态却极其安闲自在。”这个质疑也促使了作者一探究竟想知道他究竟为何如此不同于世人。
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又是言语拙笨脾气怪异的家伙,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与他交谈,好多内容都要作者自己通过他的手势、表情以及情绪综合分析才能归纳总结出来。但他身上有种吸引人的魅力,迫使作者靠近他了解他解读他。。。
毛姆用别具一格的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叙事功底。如其对好友荷兰人迪尔柯.斯特罗伊夫具有独特才能即他对具绘画艺术天才的判断与识别,以及他本身具有的对艺术的鉴赏力,这样一个旷世奇才却拥有着滑稽喜剧的外表,常常帮助人救人于危急却又不被对方认同甚至嘲弄讽刺,而他却毫不在意也无记性,仍然热情待人。。。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反差在斯特罗伊夫身上刻画得特别明显。而且他的语言也颇含哲理。”为何你把美一一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一一视同岸边的沙石,能被一个心不焉的过路人轻易地拾起来?美是奇异而美妙的事物,艺术家必须经过灵魂的折磨,才能从混沌的世界中把它诠释出来。美被诠释出来以后,它并不打算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要想认出它,这个人必须体验艺术家所做的冒险。他唱出来的是美丽的旋律,但你若想在心中重听一遍,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敏锐的感知力一以及想象力。”这段对美的阐释被安排由一个长相滑稽说话手舞足蹈的斯特罗伊夫之口说出,出乎意料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让人惊讶的同时又想尽快看下去,想尽快地了解这个鉴别天才的天才后面的故事。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我很好奇斯特罗伊夫最后与其夫人、”我”及主人公会如何继续走下去?同时我更想知道斯特里克兰德究竟如何摘下了”月亮”?
。。。。。。
时间好快,照进屋里的阳光什么时候又跳到窗台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