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在社交网站晒出自己的健身成果——腹肌照,完成了从小胖子到腹肌男的华丽变身。想到自己每每减肥失败,我就发私信问他:“怎么做到的,有什么方法吗?”他回:“少吃多动,均衡饮食,坚持就好了啊~”
大道至简,对啊,坚持就好了啊,道理我们都懂,难的是行动和坚持。
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他们的成功永远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说到这里,我想起我欣赏的两个人。
明朝,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徐霞客,自幼好学,博览群书,长大后他并没有走上科举,求取功名,而是穿着布衣,带着干粮,独自前往未知之途,作万里之游,遍历中国大好河山。
倘若促使他出发的是心中的自由和热爱,那么支撑他走完多年漫漫长途的便是他的韧劲与坚持。在近三十年的游历生涯中,他独步跋涉,自己扛着行李赶路,风餐露宿,涉过了三千道水、问过了十万回路。期间他曾三次遇强盗、四次绝粮,甚至野果充饥、清泉解渴。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风雨无阻、一往无前。
另外一个是我高中班里的学霸,学习时稳坐如钟,超级专注和努力。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教室,最后一个离开,从无例外。当然最后他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我相信凭着他的坚持和努力,他可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何事情。
反观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盛行,刷刷抖音快手就可以快速获得观感刺激,一部商业大片两个小时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快乐来的太容易,满足感随处可得。生活中我们,好想学乐器,好想学摄影,兴致勃勃地买了器材,坚持了两天而后放弃,甚是可惜。
那么,我们如何去做到坚持呢?这边有三点小建议:
1、培养兴趣,从中看到反馈
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不适合你,你也没有兴趣,那么往往这样的事情你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明明喜欢创意性的工作,却在生存和父母的逼迫下不断地选择机械性的工作;明明不擅长交际类的工作,却不断选择销售、演讲等这一类的强社交性的职业;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是错误的,那么内心的阻抗、对未来的担忧、风险的衡量等自然会令你选择放弃,你要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喜欢去做,愿意去做,并愿意为之持续努力的事情。
人能够持续的做一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够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反馈。如果很长时间都无法获得反馈,做事情的热情自然会减退;如果获得反馈的过程很艰难,也自然会很容易就放弃;懒惰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特质,区别只在于一个人被自己惰性所控制的程度。懒惰的本质就是一个人习惯了非常短的反馈周期,以至于他只能去做一些很轻松就能获得回报的事情。但一个人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在某一个领域深入的钻研,而很多领域又都是上手很容易,一旦入了门之后反馈周期就会被拉长好几倍,所以懒惰的人长时间得不到反馈,自然也就放弃了,我们要学会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寻找积极正向的反馈,从中获得心理成就感。
2、眼光放长远,格局要大,要懂得看到长远价值
胸中有大格局,将眼光放长远,要懂得看到你现在从事事情的长远价值。哈佛大学图书馆有条标语——学习时的痛苦是一时的,不学习的痛苦是一世的。就比如高三的学生,天天各科科目轮番轰炸,学习考试,令人头大,可是如果他能明白高考对于他以后人生的意义和影响,他便能安心学习,一如我上面提到的学霸同学,可是遗憾的是有太多人都是事后才明白的。眼光长远,胸有格局,这是一种优秀的生活态度,你不拘泥于生活琐碎本身,不会被当下的一些暴利或挫折所影响,而是始终能以一个宏大的旁观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3、分解目标,一步一步去完成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具备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而是一些问题猛地看上去太过的庞大,我们主观上会认为这个问题会很麻烦或无法完成,进而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分解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它。将目标切割细化是一个降低心理压力的很好的方法,比如:
三个月内我要学会水彩画,那么第一周,你可以先在网络浏览关于水彩的基本信息进行熟悉,第二周开始看水彩教学的基础视频,第三周买作画工具,开始动手尝试,慢慢开始,持续联系。达到一个小目标的时候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奖励。如同爬山,一步一个台阶的拾级而上,最终抵达顶峰。
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并不是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看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在他们身上,你看得到膨胀的欲望,是如何将他们的生命力一点点地纯粹榨取,让他们变成宫崎骏笔下的蠢猪。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那些一直在你看不见的海面下生根发芽,将自己全部发展的人。他们不在乎海面上有多少商船多少金银珠宝,他们也从不像那些浮游生物一样,和垃圾一起飘荡在海面上,期待好运气能把它们带去远方。你看不见的他们只是在海底下生长,默默努力,持之以恒,积蓄力量,长成大片大片的珊瑚礁。直到有一天,他们筑起了整个海岸线的城墙。
最后愿你在浮华喧嚣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初心与热爱,并脚踏实地,勇敢坚持。愿你心想,行动,坚持,然后事有所成。
微信公众号“星星的话”,原创故事,温情好文,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