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缘十大技术—祥和注视
一、什么是祥和注视
祥和注视是通过眼神进行交流的一种陪伴方式。凝视着,静静地凝视着,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与这个生命在一起了。
祥和,既是这种陪伴方式的前提,也是这种陪伴方式的过程,更是这种陪伴方式的结果。也就是说,用自己祥和的目光,祥和地注视着老人,使彼此达到祥和或更高程度的祥和状态。
祥和注视的技术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内心的祥和。放空身心,把生活中的一切琐事烦恼暂时抛却,让我们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全然投入到爱与陪伴的状态中来。
第二、在整个注视老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祥和状态,觉察自己的内心,观照老人的状态。
第三、通过一段时间的祥和注视,让自己的内心进入更深一层的祥和,也让老人能够进入祥和状态。
要注意祥和注视的适度距离。对于失明、失聪、昏迷或植物人等状态下的老人,距离可以略微靠得比较近,以利于老人能够顺畅地捕捉和接收到我们的信息和能量。
对于严重抑郁症患者或极度敏感脆弱的老人,距离可以适当稍微远一点,以避免让老人产生压迫感和局促感,不破坏老人的安全感。对于那些内心极度排斥和不愿意交流的老人,当难以被老人接纳时,距离远一点也是没问题的,比如,可以站或坐或蹲在门口或床头或其他距离比较远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老人,通过内心反复念诵“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或“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祥和注视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这种目光的交流,让老人接收到我们传递过来的祥和气息和善意能量,让他感受到温暖和爱,从而化解老人内心的抗拒和排斥,为后续服务的展开打下情感交融与彼此信任的基础。
祥和注视适用的服务对象几乎包括所有类型的老人,也可以与其他陪伴技术相结合灵活运用于各种场合,尤其适用于如下状态的老人:语言表达困难者、视力和听力丧失者、严重抑郁症患者、内心极度排斥和不愿意交流者、植物人、昏迷状态者等。
二、如何做到祥和注视
1、自己要先做到祥和
自己内心的放空、宁静、慈悲、专注,是做到祥和注视的前提条件。
人的情绪和能量就像无线电波一样,肉眼看不到,却可以传递给他人。
生命呵护生命的真谛,就是通过自己的积极情绪和正面能量,去置换老人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能量。
同时,要让自己的积极情绪和正面能量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和得到补充。因此,做好自己,呵护好自己的身心,让自己处于安静祥和的状态,是陪伴老人使其达到祥和的前提条件。
2、始终保持自己在较高的祥和能量状态
当老人或周围的环境充满比较多的负性能量和情绪时,极可能耗损掉我们本具的祥和能量和破坏良好情绪状态。
因此,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通过合适的途径启动内在的能量再造系统,源源不断地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获得补充。比如,可以通过零极限、观想、冥想和默默祈祷等方式,维持自己较高的祥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