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是国人交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功利,也就是储备一种资源,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唤醒这种友情为我所用。如果朋友之间都是这样以功利为目的,如果朋友为你所用了,而且是经常为你所用了,你却不能为朋友所用,或者这种互相利用不对等,你说这种友情能持久吗?作为朋友,可能相交时大家各种条件差不多,还有共同语言,可是随着各自的发展,难免出现发展的差异,这时连共同语言都没有了,还能是朋友吗?发展好的一方对从前的交情变得不屑,发展差的再无平等的心态,从此也就是偶尔回忆一下当初,再无奈地看看现状而已。《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之于周公瑾,有似于此。
《论语》有言:“无友不如己者。”这个“如”,据有关研究是“类似”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和自己不同类的人交朋友。这是先哲的洞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有时外在气质相同,性格接近的人,是可以暂时成为朋友的。可是随着交往的加深,渐渐都在无意间露出了本性,原来并不相同。
同类的人作为朋友的可能性要大些,虽然同类人的能力才华也是有差别的,但由于同类而成为交友较稳定的因素。这种情况在同行业者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年龄、职场经验差距较大的同类,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很大。其中的原因是较俗的师徒较雅的师生似的关系,包含兄弟、父子的隐喻。这也是国人的特点,一般要把关系上升到血缘上才显得亲密。比如,《诗经》中的“燕尔新婚,如兄如弟”,夫妻够亲密吧,不够,要像亲兄弟那样才叫紧密;像东北称谓的“铁哥们”,也是把朋友上升为兄弟。像师兄师弟也是这样的原因。至于隐含着的父子关系,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已上升到这个程度,哪有爹和儿子抢媳妇的?于是便可以在老少间结成相对稳定的、起于职业的朋友关系。其中的“铁哥们”似的有时也夹杂着江湖气,便是唯大哥马首是瞻;师徒关系则唯师父马首是瞻。地位低的获得某种阶段性庇护,地位高的得到尊崇。
顺便想到的,国骂除了获得心理上的性快感之外,也是唯血缘为上的,“我×你妈”是要当爹,“我×你奶奶”是要当爷爷,“我×你八辈祖宗”则无疑要当人家的祖宗。
但是,这个“如”通常被解释为“及”,“不如”就是“赶不上”。于是在现实交友中,夫子此言被贯彻为“不要和赶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也就是交朋友一定要高攀,高攀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这就暗合了那句常言。高攀自然是为了“好风凭借力”,非功利而何?问题是,大家都这样高攀,谁来垫底呢?于是真正的朋友就不存在了。这是一条唯上的射线,怎么能有真正的朋友。
通常不是也说管鲍之交吗,在利益面前不计较,多理解,是谓义交,可以长久。可是,你有这样的“义”吗,你肯唯义而小利或忘利吗?见利忘义者众,怀义忘利者寡。所以管鲍之交不是交友的常态,那是一种理想的高标。你不是管仲,所以没有权利要求朋友是鲍叔牙。
不是还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般的情义吗,那是神交,需要灵魂的共鸣,审美的默契。你不是俞伯牙,同样没权利要求你的朋友是钟子期。
无论是义交还是神交,因为与利远离,所以能够长久,以至于成为绝响。这正应了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熟语了。
由淡而浓,只需要加点佐料;由浓而淡,却只好注水了。而注水是不必刻意去做的,随着时日的演进,自然就进了水。交友的起点,最好还是淡如水。若能长期保持淡,无疑已趋于君子之交了;若能逐渐变浓,或可终成莫逆。要是由至浓而转淡,则再难回到当初的淡,其实就等于宣告了友情的解体。小人之交甜若醴就是这样的演变过程。甜酒故好,哪能总那么甜?以甜为起点,就要不断维持越来越甜,这怎么可能?所以只能是短期的。
关于交友,先问自身修为如何,不必苛求于人,我体会唯淡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