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睁眼50 第九届线下交流会”的几点思考
1/ 与其说“学习”倒不如说是“学袭”
大师写的大师文案也是源于大师,什么原因使得“劳斯莱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车子?
一位知名的“劳斯莱斯”工程师说:“说穿了,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戏法——这仅不过是耐心的注意到细节罢了。”
有人问李克,“是什么原因使得毛氏雪茄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雪茄?”答:“说穿了,根本没有什么戏法,不过是我们不赶时间也不惜材料罢了。”
那些我们看起来很牛的文案,大部分都是营销者对于大师们的致敬。
学习→学着抄袭。
2/我们的产品价值手册里面提出来的20条价值点,打动客户的也许只有一条
福园开盘没摇到号的客户来天悦看房子,当我们询问客户第一选择是福园而为何不是天悦时,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学区(或是建材)。也就是说,天悦虽然有58青奢项、35项云服务,但是吸引客户的点却在这之外。
销售,说简单很简单:画个圈,通过对客户的摸底、找到客户的需求点对症下药,让客户一步步让客户进入你的“圈套”。但是,说难也很难,最难得就是在20条价值点里面找到能打动客户的那一条。
3/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尽量不去浪费时间和精力
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在于,富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是时间,考虑的是时间的成本,而穷人衡量事物的标准是金钱,考虑的是金钱的增减。
就像鲍总在一睁眼50忏悔大会上讲的“一把香椿的故事”:你自己动手去摘香椿的时候,不光要花费时间去架梯子,还会有磕碰的危险,与其如此还不如花上几块钱去集市上买几把香椿。大部分时候,时间的成本要高于金钱。
4/真正决定消费者购买或不购买的是你的广告的内容,而承诺就是一种很好的内容
在写广告之前,我们不妨把自己先放到消费者层面去考虑:什么样的广告会让我优先考虑此产品,而后考虑其他同类产品?我想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承诺。
之前跟别人讨论过一个问题,普通零售业为什么干不过电商,我觉得原因有二,第一网购的便利性、第二电商产品价格公开透明。我们为什么要去货币三家?无非就是同样的产品不想比别人买的贵、同样价格的产品想比别人的品质更好。既然如此,在广告中就给客户承诺性的事实,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5/大大的疑问:单页里面给客户提供新消息和重复原理有冲突吗?
一个是为了新鲜感,一个是为了让消费者对本产品价值点记忆更深刻。怎么做才能让二者不冲突呢?持续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