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机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作家,她一生的创作领域范围很广,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等,其中以小说的成就最高,代表作有《倾城之恋》、《半生缘》等,后人对她的研究也是从这些作品入手。
但这是不够的。
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陈子善教授在一本书的序中说,研究一位已经去世的作家,除了必须面对他生前公开发表的作品,还应关注他处于各种原因未及问世的手稿。
所以张爱玲写给包括夏志清在内的友人们的大量信札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珍贵,对研究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就是《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是由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教授编注的书信集合,书中集合了张爱玲写给他的一百一十八封信,以及他对信件的注解和说明,对研究张爱玲后期文学创作背景和个人生活有极大的意义。
作为张爱玲在文学路上的引路人以及毕生的好友,张爱玲去世之后,夏志清用三两天时间就写出了一篇悼文,主要参考资料就是她寄给他的信件,这些信件经过整理之后在台北的《联合文学》上连载刊登,为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张爱玲提供珍贵的资料。二十二年之后,这些信件编集成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张爱玲的出身没落的名门望族,既有旧时代贵族小姐的骄傲和矜持,也有新时代女性的思想和觉悟,她的作品融入大时代背景,立足于普通小人物,通过细致地描绘和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典型人物,风格独特,造词新奇,发人深省,揭露了新旧时代交替的社会根源,绘尽了时代交替下人生百态。
张爱玲的小说中充满了悲凉的色彩,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张爱玲的一生跌宕起伏,系出名门童年的生活却不如意,父母离异寄人篱下,尝尽了人间冷暖;年少成名却因为从小缺爱,两段婚姻生活都不美满,背负了诸多非议;晚年移居海外,饱受疾病的困扰,长期孤独漂泊的生活影响了她的创作,让人惋惜。
在写给夏志清的信中,张爱玲多次提及搬家,最频繁的时候,竟然到了天天搬的地步,而且她经常生病,却因为生活拮据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和休养,身体每况愈下,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学创作。
张爱玲除了稿费没有固定的收入,她还要照顾生病的丈夫赖雅,再加上她的作品在美国不受欢迎,所以经济上一度非常拮据,只能靠翻译工作来维持日常,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去做她不擅长的事的事情。她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但结果并不是非常好,她在信中写道“最初上两课是Badgley的学生,他对我很失望,后来好点,但也没摸着窍门”,可见张爱玲对教书并不擅长。
搬到加州后不久,丈夫赖雅去世,张爱玲一个人在加州住了三年多,随后搬到洛杉矶,从此以后就在洛杉矶过了将近二十三年离群索居的生活。
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最后一封信是在她去世前的一年又四个月,那个时候她深受疾病的困扰,精神体力都大不如从前,做点事要歇半天,翻译都交给别人了,更遑论自己创作。此后他们便断了联络,直到张爱玲去世被人发现。
张爱玲比夏志清还大了几个月,但走得比他早,她辞世的时候是七十五岁,因为心脏衰竭,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停止呼吸三四日了。
世人都感叹,这位“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以这样凄凉的方式悄无声息的逝去,结局未免太过悲凉,但夏志清却说“(张爱玲)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地上,看似凄凉,但她晚年多病,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而张爱玲自己似乎也接受了大限将至的现实,要不然她也不会穿戴整齐,安静地躺着,等待死亡。
总得来说,张爱玲这一生,可敬、可叹,也可怜、可悲,前半生红极一时享誉盛名,正如她说过的“出名要趁早”,或许她自己也没想过吧,出名太早的代价,是要用后半生的辛酸来偿还前半生的荣光,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如果你想更多得了解张爱玲后半生的生活,建议读一读这本书,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她的生活,解读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