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盐水(陈中海) 生态亲子路
我怒不可遏地一巴掌扇过去。这一巴掌,过去快十年了,我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接到学生吴谦母亲的电话:“孩子拿刀逼着我,要100块钱。”然后就泣不成声了。我安慰了几句,然后让孩子母亲周一和孩子一起来学校。
周一早上,母子俩一起来了。一起来的,还有我的一个同事(孩子家里的亲戚)。我让孩子母亲和同事退避到楼梯口,并叮嘱:不要看我怎么处理。
我把吴谦带到教室走廊的尽头,问吴谦:“你拿刀逼你妈妈了?”他说是。我一巴掌扇过去。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打你吗?”,回答不知道。
我告诉他,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用“以孝为先“来书写的。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默默无闻的百姓,孝顺父母是基本的行为准则,失去了它,人就不成其为人。这是我打他的第一个原因。
我又问:“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他回答:“去网吧上网。”我又一脚踹过去,“你知道100块钱,你妈妈是怎么挣来的吗?”他仍然回答不知道。他只知道,100块钱在网吧可以玩多少时间,却不知道挣100块钱需要付出多少劳动。
这时,孩子的母亲看到了我第二次打孩子,就想过来。我用手势制止了。又做了孩子10分钟的工作,然后给孩子布置任务:这个周末的两天,你跟着妈妈去挣钱,体会挣100块钱的过程。
让孩子进去上课后,我再告知家长,我布置的任务。我告诉家长:你信任我,我今天就充当了孩子父亲的角色,不然,孩子毁了,你的日子也更难过。
这是我教书生涯十几年第二次打学生。当时真的是怒不可遏,血往上涌做出的举动。我知道我面对的是什么:违反《教师法》,家长可能的责难。但是我当时第一闪念的是,我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然人。
好在我平时和家长沟通比较多,同事也经常介绍孩子的家庭情况:在孩子四岁时,父亲离家出走,孩子读初中了,父亲仍然杳无音讯。
母亲初中文化,没有工作,靠给别人做家政维持生计。周末时,有家庭聚会,孩子的母亲帮别人买菜,做饭。一天两顿饭做下来100块。
我告诉孩子母亲,这个周末,让孩子全程参与,能让孩子做的事,尽量让他做。比如拎菜,择菜,洗菜,收拾饭桌,打扫厨房卫生。
我还告诫:不要心疼孩子。你心疼他,他拿刀对你?不怪孩子不心疼你。是因为他没有亲历过你劳动的辛苦,他心里没有你需要心疼的证据。
后来的几天,我都抽时间找吴谦谈话,问他被打的感受,巩固周末的任务。一个星期以后,吴谦和母亲一起做了两天的家政。
到校以后,我让他写出两天劳动的感受,以及对100块钱的理解,帮助他明白100块钱的价值。
这一巴掌一脚,管到了孩子初中毕业。毕业一年以后,又接到家长的两次电话。
一次的情况是,孩子在省内某城市读职业中专,把自己的手机压在网吧玩游戏。第二次电话,说孩子没有读毕业,失踪了。两次电话,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渺小,也有了四面楚歌的切肤之痛。
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如何和孩子共同成长。上面叙述的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缺失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孩子从小没有父爱,母亲整天忙于生计,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那么,家庭的残缺,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些什么影响呢?孩子是父母共同的结晶,孩子的成长教育,也应该是这样。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取代另一方。也许有人会说,我足够优秀,可以又当爹又当妈。
我承认你这么优秀,但是,为什么没有爸爸的孩子在学校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你的优秀能代替孩子生活的环境吗?
不管你优秀与否,孩子首先在情感上需要有爸爸和妈妈,需要和别的孩子一样,开家长会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来,他的潜意识里就是满足,否则就是残缺,至于你优秀与否,不是他的第一需要。
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接受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到中学以后,则要接受残缺的家庭教育。
我曾经做过调查,以三年为周期,每一届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家庭,都在快速增多。而没有离异的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发生重大分歧的情况也在快速增多。我把这样的家庭统称为爱残缺家庭。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大家可能容易形成共识,我就不展开论述。我们来看看三观不合产生的后果。
因为父母的阅历,职业等不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比如,母亲希望孩子快乐健康就好,学习倒不是最重要的,父亲认为,孩子一定要出类拔萃将来才能立足。
在不同观念的指导下,孩子何去何从?就像两匹马拉一辆车,方向不同,马是很累的,车呢?“两马分车”!都累。而任何一方的观点都没有错。
两种没有错误的教育观,共同作用于孩子,就是错。就像两种对身体都有益但相克的药材,放在一起煨成汤给孩子喝,结果是:你的爱有毒。
像吴谦的情况,母亲认为父亲不在了,就想用更多的母爱来代替缺失的父爱。然后,爱,就泛滥了。
当你怕他吃苦,就代替他吃苦,当你怕他受累,就代替他受累的时候,爱就泛滥了。泛滥了,就会成灾。前些日子报道的那个饿死家中的少年就是证明。
他该吃的苦,父母吃了,他该受的累,父母受了。父母累死了,换来的是孩子饿死。
这印证了一个道理:当你没有能力养他一辈子的时候,为什么要娇惯他,让他没有学会养自己一辈子的能力?当爱泛滥的时候,我只能说:你的爱有毒!
这对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倒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一致,所以毒性集中爆发的时间更早,毒性更猛。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事件在不断涌现,有毒的爱在泛滥。大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小到家庭。
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前几天在他的公众号“镇西茶馆”里阐明一个观点: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他指出各种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各种制度,包括上下学的安全,外出的安全细则,不一而足。一旦天气变化,学校就会发各种告家长书,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安全保障。哪一项规定的制定和孩子们商量过?
我们重点说家庭。在家里,孩子读八九年级了,很多孩子都没有洗衣服的经历,哪怕是自己的内衣内裤;不会做简单的早餐;洗澡的时候,在卫生间大喊:把我的裤衩拿来;孩子做完作业,父母帮着收捡书包,美其名曰:让孩子集中精力和时间搞学习。
放学上学,家长帮孩子背书包,美其名曰:怕孩子累着。这样的事例太多。
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规定:如果我看到家长帮孩子背书包,我会把名字公布在黑板上。我们帮办代替的事,有多少是和孩子商量过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顾一下孩子成长的经历。孩子从出生开始,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感官触摸外界。孩子吃手指头时,是用味觉感知世界,有助于孩子味觉的发育,我们制止了,可能导致孩子味觉发育不全。
孩子要自己吃饭,是锻炼手的功能,家长嫌孩子太慢,还弄得到处是饭粒而制止了,导致没有手巧的孩子了。
因为每个孩子身体的功能发育,都有自己的最佳时机。而这个最佳时机,我们制止得太多。
襁褓中的孩子,在家就哭,到室外就笑,孩子希望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家长嫌室外太冷,而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的事例不一而足,我们每个家长都会有记忆。
孩子在家长无休无止的制止中长大了。但是越长大,越不愿意探索外面的世界。因为孩子最初的欲望都在不断的制止中磨灭了。
我们制止的所有的事,都和孩子商量过吗?我们是否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衡量其行为的可行性?
我们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在不同的情景体验中进行的。
不断变化的情景体验,不只是从不同的领域锻炼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变化的情景,会让孩子们保持常变常新的新鲜感,能激发孩子们各方面的求知欲望,收获技能只是副产品。
掌握知识技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我们做了什么?帮孩子这也做了,那也做了。久而久之,孩子会问自己,我做什么呢?只管享受了。家长的愿望是,你只管集中精力搞学习。孩子们的情景体验越来越单一,单一了,就枯燥。
结果是,他有兴趣做的事,你做了,以后你要他做,他也懒得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他感到枯燥,也懒得做了。家长做得越多,孩子就越懒。那个饿死的少年,就是家长包揽了本该他做的事。最后宁可饿死也懒得吃饭。
你帮孩子做了一切,目的是让孩子集中精力搞学习。愿望不错。那么我想问,孩子读大学的时候,你也去租房子陪读吗?孩子将来参加工作,你还要为孩子配一个生活秘书吗?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懒。懒,都是你培养出来的。对孩子的制止,你认为是爱孩子,其实,你的爱有毒。有毒的爱,让家长的愿望和孩子的欲望背道而驰。
现在是寒假,是家长陪同孩子成长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陪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情景体验,在共同的体验中寻找共同的频道,引发共振。
面对新鲜的情景,孩子们有更高的求知欲。在和孩子们创设的原生态情景中,你不教他,他也会问你,而不是在作业本面前启而不发了。
每个孩子不缺的,是有毒的爱。
拿刀逼母亲的吴谦,他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