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书中看到一则故事想摘来与君共享:“他当年名校毕业后,在纽约申请进一家顶级投资银行,经过一关关面试流程后,老板居然请他到私人俱乐部共进晚餐,天南地北聊到欲罢不能,第二天他就接到了聘书。事后他才知道,几乎所有同事进公司前都一对一和老板吃过饭,如果吃饭时间没超过两小时,就不会接到聘书。原因是:老板认为,未来这些同事都会代表公司接触客户,如果连跟老板吃饭都让他索然无味,绝对不可能赢得客户的心,也不可能为公司带来好生意。这位朋友觉得他老板的做法很高明,日后也如法炮制,选择工作伙伴的前提,是对方一定要让他很有“感觉”。他也一直做得很成功。”
之所以分享,是想聊聊“感觉”这个词。在传统概念里,“感觉”却会让人觉得不靠谱。比如说,好姐妹大龄未婚,周遭的闺蜜们都急成了一团,好不容易去见了相亲对象,结果愁眉苦脸的回来了,你一问,她又说“没感觉”,好嘞,其中就人就会说:“什么感觉不感觉,你都多大了,能不能讲点实际的?”你看,且不说这所谓的闺蜜说话越界了不自知,我只想说可见人们对“感觉”的忽视和误解已经太普遍了。
“感觉”难道不是很重要的事吗?
要确定和对方谈恋爱,甚至要一生相守,没有好的感觉,怎么开始怎么能下决定?
要选用一个人成为公司的CEO,没有感觉怎敢启用?
我们都要知道“感觉”其实是一个很东方的表达,模糊不具体,但深意无限。“感觉”的背后是价值观、综合素养、脾气秉性、社会层次等等,这些隐形又重要的东西构成了一种感觉。
而人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去选择与自己适合的“感觉”,所以说“感觉”好真的太重要。
活到三十好几,越发明白,找感觉就是在找自我。依从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与有感觉的人为伴,与有感觉的事周旋,自在过活,也更容易取得成绩。
哪怕我已过而立,我依然大言不惭的说我的人生很苍白,经历的人和事都极其有限,幸运的是,还好有书可以让我知道除我本身以外的世界,让我尽量弥补人生的缺失,让渺小的灵魂渐渐丰盈。书中确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