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回到公司我就整理了下今天的会议纪要,以及后期的行动项:对于干系人及关注点的了解。
第二天,赵凡竟然给我打电话了,我以为这次又要等一个多星期才联系我呢:“小婧啊,你看你那个可研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来?”
“可研报告?等等,我们初步需求调研还没有做呢,怎么就要出可研了呢?我啥都不知道呢!”
“昨天不是开过会了嘛,就当是初步需求调研了。”
我急了:“不是吧?这怎么能当作是初步需求调研啊?你看过哪家的初调就是开个会就结束了的?”
“你还想着要怎么调研啊?算了,我还是下午来一趟公司,和你具体说一下吧。我这儿的商机分析报告也不知道要怎么写呢!”说完就挂了电话。
我忽然觉得一阵头皮发麻,这家伙,不会让我帮他“顺便”把商机分析报告也写了吧!
午休刚结束,赵凡端着个笔记本一阵风似的坐到我旁边:“外面热死了,还是办公室里凉快!”
我把旁边桌子上的东西归拢了下,好让他好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端到桌子上。
“有什么要交代的?要是熟悉的项目不初调也无所谓,姐姐我随便写写,可研报告也没问题。这项目,这业务第一次接触,你让我怎么写?”
赵凡一边开机一边说:“你别怪哥哥我……”
“错,我是姐姐,你是弟弟,别乱了辈分!”这小子……
“好,好,我说你别怪弟弟我,还不是你昨天发挥的太好了,人家昨天晚上就和陈总联系说让我们递交一份材料上去。陈总的意思是,现在很多情况还不清晰,我们出解决方案太早,所以先以客户的立场写个可研报告,顺便做一下引导。”说着,赵凡打开一个文档“你看,我昨天晚上接到陈总电话,也没打扰你,就自己先做了些工作。”
什么没打扰我,肯定是觉得自己理亏,什么信息都没有的情况下,这活怎么干?
赵凡打开的是一份Excel,我一看,乐了,难怪今天上午胆敢给我打电话了,原来是整理了这份东西出来。
赵凡整理的这个东西还真是非常有必要的输入,有了这个我就有方向和范围,我也好开工了。
“那你还不快点发给我。行吧,东西留下,人可以退下了!”
有这个东西,加上收集到的其他资料,估计还是能写点东西出来的。
“别这么着急过河拆桥啊,哥哥,哦,不,小弟我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姐姐帮忙呢!”赵凡这二货开始尝试卖萌了,只可惜这颜值,唉,不忍直视。
“干嘛?”
“哎,就是”,赵凡把椅子往我跟前凑了凑:“陈总让我写商机分析报告,我这儿有些东西不知道怎么写。”
“这个本来就是应该你们销售写啊,我又写不出来。”我做那么多项目就没写过商机分析报告,连见都没见过:“这忙我帮不了。”
赵凡急忙打开另外一份文档:“看,就是这个,我没你了解的多所以有些东西写不出来,写出来又害怕不符合实际。”
我瞪大了眼睛,这,也不是我能写出来的呀!
刚想拒绝,赵凡立马说:“就帮我写两段,一个是立项背景,一个是业务背景。”
嗯,这两个我倒是可以写:“你怎么知道这两个我可以写的出来?”
赵凡忙着把模板和之前那个文档发给我:“你们之前的可研报告我大部分都看过,这部分内容是重合的,只是写的角度不一样,商机分析报告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写的,可研报告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写的。”
“你这功课做的够充分的了,主意都打到我这儿来了。行吧,我来写,但是我只是给你初稿,你回头自己要改改的。”我其他倒是不担心,就担心自己从来没写过,这个语气和角度把握不好。
“这个我知道的,那啥,东西邮件发给你了,我先撤了。”说完就开始收拾电脑了。
“哎,我说,你用U盘拷给我多快啊,干嘛发邮件啊?”
“哦,对哦,习惯了啊,sorry,走了啊!”趁着他“起飞”之前,我赶紧问:“你还没说什么时候要!”
一阵风似的赵凡丢下一句:“尽快!”就飞走了……
摔!我最恨的就是这两个字。
我翻出自己之前列的计划,好吧,初调可以划去了……
接下来,要闭关……时间……待定,预计一周
收下邮件,保存了赵凡给我的两个文档。
先来研究一下那个Excel——《干系人分析》。
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有:
项目主要干系人:《干系人分析》
项目愿景:吸引更多的人来我们图书馆看书、借书、进行文化交流
项目范围:昨天的会议交流,发现客户还是比较认可一线城市的图书馆管理方式的
抬眼一看,还有半个小时下班,那就先把大纲列一下吧,看看还缺什么材料可以找赵凡要。
《山竹区图书馆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0.1》: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建设背景(图书馆搬迁、文化建设需要)
1.2现状与问题(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无法与时俱进)
1.3建设目标(项目愿景)
2.方案及建设周期
2.1建设思路(分期建设,一期主要搭建框架把图书和借阅流程管起来)
2.2建设方案(方案描述)
2.3功能清单(一级模块二级功能清单)
2.4费用估算(留给赵凡)
2.5实施周期(要在明年新馆投入使用前上线)
3.供应商比较(留给赵凡)
3.1概述
3.2比选结果
4.建设效果分析(带来的经济、文化、管理等各方面效果)
写在最后:
严格意义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写的内容要比这个多,但是一方面我们是软件项目,另外一方面客户的用意应该是希望我们能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做到什么。所以上面提供的是一个简要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有人问,这东西到底有没有作用?
其实,对甲方来说的作用会更大,因为他们可以拿着这个去申请建设资金,而且可以拿着这个去作为标书的输入。
这也是为什么陈总让赵凡转达“引导”的意思。
如果是我们公司来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我们可以扬长避短的写一些我们公司建设的产品特点和价值,如果这些特点和价值同时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那就更有优势了,为后期的竞标打下基础。
希望我这次可研报告可以顺利通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