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給老姐打電話,問她什麼時候讓一一過來體驗生活。等一一到了,我就跟他先簽一份合同:安排他到辦公室打雜,每天開他 ¥30,包喫包住;讓他練習拍照、學燈光音響。既然領了錢,那就是工作。不管安排什麼,必須完成。
活動目標
在這段時間裏,我希望達到這兩個目標:
基礎目標:讓一一了解兩件事,一是怎麼管賬,二是找到寫作的 key 。
進階目標:讓一一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 侷限、如何借助人 & 機器的力量拓展自己的力量。
為什麼首要培養的是「財商」呢?世界不論如何進步,永遠是一個資源受限的世界(至少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吧)。要想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環境中做成些事,就必須重點領域重點投資。這得靠「成本意識」。有了成本的概念,自然就會形成量化的習慣,科學思維也就深扎其中。
也許小孩子並不能體會這些,但,一不要低估小孩子的領悟能力,二從花錢、掙錢、不夠花、多掙錢⋯⋯著手,讓他體會到怎麼分配金錢,總不難吧。
如果說「成本意識」是內功心法,那「自我營銷」就是外家套路。自我營銷當然最好是能說出來、打動人,但基礎還在「寫」上。寫下來,其實是更受限地表達。這就好比綁沙袋跑步一樣,寫,比說更深刻、更能沈澱思考。
建立財商
讓一一自己查資料、找攻略、報預算,然後帶我出去玩,回來再寫一篇遊記。對,最重要的是讓他自己擬製預算。然後我們就只帶這麼多錢去玩。
練習寫作
在拍攝訓練計劃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注重寫小論文。
體會團隊的力量
向辦公室每一個人請求一件事。
體會機器的力量
先給他安排一些機械重複的活(比如:統計刊發的稿件),最後再給他展示怎麼用腳本自動完成。教他一些簡單的 Office 使用技巧。如果他有興趣,再教一些簡單的程序語言。
發現生活的美好
給一一設置一些「自我量化」的課題。比如:記錄每天的運動量、睡眠,甚至是便便的時間⋯⋯ 還可以丟給他一盆小綠籮,讓他記錄生長情況(數葉子就行)。甚至是記錄每天的蒸發量。不知道濕度怎麼測量,不然也可以試試這個
總之,讓他忙起來!每天都有數不完的點子想要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