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映了系列电影《志愿军》的第二部《存亡之战》。我第一时间看了这部电影,说实话挺失望的,因为第一部《雄兵出击》我认为拍得还不错,得知第二部的内容是铁原阻击战时,期待是很高的。
我希望电影能拍出我心目中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铁原。
可惜,电影让我失望了。
结合电影剧情,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场73年前的惊心动魄的战役,它不应该被中国人遗忘。
1951年4月,第八集团军司令马修·李奇微接替已经因为朝鲜战场的惨败而声名狼藉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与骄狂自大,目中无人而一再遭遇惨败的麦克阿瑟相比,长期担任美国陆军副参谋长的李奇微才算得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真正对手。
老实说,美军,至少彼时刚打完二战的美军,绝对不是有些人口中不堪一击、贪生怕死的“少爷兵”。
相反,他们装备精良、战斗素质一流,战斗意志顽强,而且具备非常强的纠错能力。
如果整场朝鲜战争都由喜欢叼着玉米烟斗的麦克阿瑟指挥,恐怕美国人真的有可能被志愿军赶到海里去。
李奇微上任之后,深入基层,与美军官兵访谈,结合战情分析,发现志愿军的两个作战规律: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 26日~11月2日,战斗历时8天。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日,战斗历时8天。
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战斗历时8天。
经过战场分析,李奇微断定,这些数字并不是巧合,而是反映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由于志愿军补给线被美军轰炸,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基本都由单兵携带,仅能支持8天的作战需要,而且每天的作战范围不超过20公里。
李奇微把志愿军8天的攻势命名为“礼拜攻势”,并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作战方案。
之后进行的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很快领教了“磁性战术”的厉害,承受了不小的损失。
很可惜,电影中对这位可怕的对手几乎没有任何描写,除了一个名字之外,李奇微连句台词都没有。
为什么在后勤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志愿军仍然要向美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甚至不惜继续深入敌后,拉长本就漫长且脆弱的补给线?
电影给出了答案,因为彭德怀担心,美军凭借自己强大的两栖登陆能力,再一次上演仁川登陆,将志愿军拦腰截断,使我首位不能相顾,最终重蹈朝鲜人民军的覆辙。
彭德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进攻,用凶猛的攻势吸住敌人,使美军无法分兵开展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如果能够大规模歼灭敌人,那就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但是战场的现实让久经沙场的将军嗅到了一丝危险,彭德怀敏锐地意识到,美军可能正在酝酿一场包围战,如果继续深入,志愿军的三个主力兵团,有全军覆没的风险。于是,他果断下令,前线所有部队停止进攻。
5月21日,志愿军总部命令,前线各军迅速后撤,转向三八线附近进行防御。
但是,美军的速度显然更快,就在5月20日,李奇微已经下令美军利用机动优势展开全面反攻。
按照志愿军司令部有序撤退的命令,每个兵团留下一个军阻击追击之敌,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志愿军第60军作为第3兵团的后卫部队,执行阻击掩护的任务。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60军的180师失去了撤退的机会,追击而来的四个美军师和一个南朝鲜师三面围住了180师。
经过激战,180师师长郑其贵最终下达全师分散突围的命令,这意味着180师有组织的突围到此为止。
铁原原本只是朝鲜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地方,如果不是后来爆发在这里的铁原阻击战,恐怕这座朝鲜小城现在仍然不会被世人熟知晓。
彭德怀与李奇微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座小城上,一场殊死搏斗即将爆发。
63军军长傅崇碧评估了一下战场形势,发现涟川、铁原一线属于平原地带,非常适合敌人机械化部队推进,想要在铁原挡住敌人15天,就必须争取3天时间,让63军构筑出足够与坦克大炮对抗的野战工事。
根据防御特点,傅崇碧把全军的3个师布成一个倒"品"字形,前方左翼是第189师,右翼为第187师,后方预备队是第188师,利用山地有利地形,坚决阻击敌人。
蔡长元也评估了一下战场形势,判断如果在没有野战工事的情况在跟敌人硬拼,189师9000于人全部拼光了也无法挡住美军前进的步伐。
牺牲事小,完不成任务事大,更何况背后还有几十万正在转移的志愿军。
蔡长元将我军能聚能散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决定将全师化整为零,分成200多个小组,撒在战场正面约25公里宽,纵深20公里的区域,每个阵地一个小组,每组30多个人。
在历史上,通过无数次血腥的战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一支部队一旦伤亡超过30%,不管这支部队的战斗意志有没有崩溃,其作战能力都会明显衰退。
除了伤亡超过30%,还需要其他人照顾伤员,以及战斗兵种损失较多等原因外,伤亡超过30%将会对士兵心理造成严重冲击,普通士兵内心将失去继续战斗的勇气与信念。
毕竟有多少人能够从容地面对战友的死亡跟重伤,以及死亡的威胁呢?
之所以说189师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因为这种战法对一支部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试想一下,200多个小阵地,出发之前每位战士都清楚,这是一场有去无回,有死无生,没有支援的战斗,每个阵地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美军前进道路上的“钉子”,牢牢地钉在那里,等着美军来拔。
美军的猛烈炮火当然可以轻易摧毁这些阵地,但是却也耗费了一些时间。
每个小阵地上的战士,看到前方的阵地被摧毁,自己却无能为力,不但不能为战友报仇,下一个面临死亡的可能就是自己。
普通士兵面对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奔溃逃跑已经是顶级兵王,189师的战士还要跟美军殊死搏斗。
因为美军对志愿军的战斗力感到深深的恐惧,一旦穿插到志愿军后方,很有可能被前后夹击,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只能按照189师给他们写好的剧本,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地“拔钉子”。
我认为,189师的这场战斗,是整个铁原阻击战最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核心,应该浓墨重彩书写。
但是电影中对这一段竟然很简单地略过了,甚至还发明了战场“熄灯号”,只要一个阵地人打完了,就吹熄灯号。
最终,189师付出了伤亡7000多人的代价,将美军牢牢拖住了三天,为其他部队构筑工事争取到了时间。
189师撤出战斗后,188师跟187师借助工事,与美军展开了血战。
电影中的主人公李想就是188师1营的一名教导员,他所在的营最终全军覆没,李想在最后一刻与围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
为了尽可能拖住敌人,志愿军使用了一切方法,付出了巨大牺牲,电影中对这一点也做了细致的描写。
比如说炸水库的情节,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是真实的战史比电影中特种作战式的战斗更加悲壮。
铁原东南方向内盖家山有一座水库,志愿军判断,如果把这个水库炸掉,可以起到“水淹美军”的效果,将大大迟滞美机械化部队推进的锋芒。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座山上有188师564团5连驻守,一旦水库被炸,5连的退路将被切断,永远都回不了家。
5连官兵为了最终的胜利,决定自作主张炸毁水库,断绝后路,结果5连两个排70余人被彻底困在山上,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我想,会不会将真实的历史拍出来,会比现在电影中所谓的“战争大场面”,更加打动人心呢?
毕竟现在的观众,谁没看过一些大场面,电影中呈现出的特效,会比好莱坞还要牛吗?
铁原阻击战的前线距离志愿军司令部不过百里,美军的坦克突击两天的距离,并不安全。但是彭德怀并没有撤退,整个战役期间,他一直守在这里,寝室难安。
不知道戎马一生的彭大将军,在这个时刻想起了什么,这一战的重要、凶险,也许让彭德怀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感到紧张了。
战斗打响14天后,志愿军在63军身后,重新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傅崇碧终于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美军眼看战机已逝,也只好不甘心地撤退了。
此役,63军损失惨重,伤亡2万多人,部队几乎打光,188师563团入朝时2700余人,铁原一战后仅剩266人,十不存一,其他部队情况也类似。
傅崇碧军长瘦了整整25斤,并且被一颗炮弹击中,身负重伤,陷入了严重的昏迷。
4天后,经过手术的傅崇碧醒来后,看到赶来看他的彭德怀,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更重要的是,经过此战,美军高层清晰地认识到,由于志愿军强大的战力,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在大规模运动战中将志愿军消灭,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了。
6月30日,李奇微向中朝联军发出了谈判的请求,五次战役结束,朝鲜之后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运动战。
1952年10月爆发的上甘岭战役,又让李奇微明白,美军不但在运动战中占不到便宜,在阵地战中,跟志愿军硬碰硬也要吃亏,战争继续下去,除了消耗国力与人命,再也没有任何意义。
1953年 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了铁原阻击战,我也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文艺作品,能让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被更多中国人了解。